中国|“中国迪士尼”大败局( 三 )


中国|“中国迪士尼”大败局
文章图片

然而 , 这些已是最后的辉煌 。 之后 , 上美影陷入了无尽的低潮期 。
“胜利大逃亡”之后 , 上美影人才流失更加频繁 。 比人才流失更可怕的 , 是曾经拥有共同信念的创作集体分裂了 。
1986年出品的《葫芦兄弟》表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 , 而导演周克勤1990年曾如是描述当时上美影的状况:“人心涣散 , 直接影响到了全厂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 ”
上美影近40年来一直依靠“师徒制”来传承创作技巧和理念:老导演带年轻导演;老画师带年轻画师;老作曲家带年轻作曲家 。
但是“胜利大逃亡”之后 , 新老两代的裂痕加深 , “师徒制”随之瓦解 。
随着老同志纷纷退休 , 很多创作传统也渐渐消亡了 。
1993年1月 , 广电部要求相关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放弃“统购统销” 。 1995年 , 中国电影发行总公司彻底取消了上美影的动画片发行指标 。
在这之前 , 上美影是拥有国家资源作后盾的 。 产品由国家统一安排发行放映 , 根本不担心缺少观众 。 另外作为大国企 , 其在以前是有政府财政保障的 。 即便是制作成本高昂的水墨动画 , 上美影也不用为钱担心 。
此外 , 由于深受国家重视 , 在计划体制时代 , 上美影几乎可以得到它想要的任何人才和技术 。
而到了90年代 , 它被推向市场了 , 一切要靠自己 , 继续启动改革步伐 。
1995年 , 它取消了“事业编制” 。 没有了铁饭碗 , 收入又低 , 更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了 。
为了适应市场 , 90年代以后的上美影放弃了“民族风” , 包含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数量大幅减少 。 同时 , 高成本的制作工艺也被抛弃 , 1988年以后再也没有制作过水墨动画片 。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 就连创作过程中的交流讨论环节也被省去了 。 一位老员工回忆:“以前创作团队是一个大家庭 , 有什么问题大家都在一起研究 。 现在每个人的创作是割裂的 。 ”
随着改革的深化 , 上美影产量确实实现了大幅提升 , 但却很难再看到精品 。 《天堂乐园》(1996)、《牛牛和西西》(1998)、《鸭子侦探》(2000)、《超级球迷》(2003)等作品市场反响寥寥 。
1990年以后上美影曾尝试引入民营资本 , 成立了合资公司“上海亿利美动画有限公司” 。
该公司坚持实行聘用制 , 并以绩效工资来拉开分配差距 , 并实行岗位责任制 , 但并没有给上美影带来起色 。
1990年以后 , 影院里越来越难以再看到上美影的作品 , 取而代之的是迪士尼的作品 。
这时的迪士尼公司 , 正重新走向辉煌 。
1995年《狮子王》在国内影院上映 , 收割了大量中国粉丝;第二年 , 《玩具总动员》在中国上映 , 让人们领略了3D动画的魅力 。 从此以后 , 迪士尼几乎霸占了中国影院的动画片市场 。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 , 上美影开始模仿迪士尼 , 与此同时 , 不再重视传统文化元素 。
在拍摄《宝莲灯》时 , 导演这样鼓励创作组:“我们可以加入一些歌舞片的内容 , 这类内容已经被迪士尼证明 , 可以获得更好的市场效果 。 ”
然而 , 上美影抛弃的“旧瓶”和“旧酒” , 恰恰是迪士尼的内核所在 。
2006年以来 , 迪士尼先后收购了皮克斯、漫威、卢卡斯影业 , 并通过全产业链运营确立了其在3D动画领域的领军者地位 。
在现代化表达方式和特效的外表之下 , 迪士尼一直都很重视西方经典文化 。 比如《狮子王》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 《冰雪奇缘》取材于安徒生的《冰雪女王》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