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独家专访“喜羊羊之父”黄伟明:不敢因为是“老字号”就松懈( 二 )


头大手脚短没法投篮,要赋予肌肉感
羊城晚报:虎翼这个角色,在过去的喜羊羊系列里从未出现过。角色设计初衷是什么?
黄伟明:首先肯定因为是虎年嘛,我们想设计一个老虎的角色。然后我们希望他作为喜羊羊一个亦敌亦友的存在,最好看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最后我们给他起名叫虎翼,是想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如虎添翼。这个角色非常受欢迎,现在已经有不少“粉丝”了,我们肯定会在以后的故事里再让他出场。
羊城晚报:我们发现跟过去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相比,《筐出未来》里羊和狼在形体上有些不一样。
黄伟明:确实,以前的角色都是头大手脚短,但这样就没办法投篮了,所以我们加长了他们的手脚,并且赋予他们肌肉感,让角色看起来更有能量。当然我们也不是一下子进行很大的变化,而是在一些镜头里去调整角色身形的比例。
羊城晚报:运动题材有一个天生优势,就是它具备天然的戏剧冲突。
黄伟明:对,运动题材本身就是强冲突,节奏比较紧张,再加上我们在剧情的设定上又做了一些跌宕起伏的设定。尽管一场比赛的结局不过就是你赢或者我赢,但在这个过程里怎么去呈现,这就是可以让我们尽情发挥的地方了。
羊城晚报:做体育题材的动画,在制作上比较难的地方在哪里?
黄伟明:我们做篮球,最大的压力就是不希望胡乱做。虽然动画片表现起来肯定比现实更夸张,但我们还是希望每一幕都能根据现实的篮球规则、姿势包括投篮动作来设计。我们会翻阅很多资料,像我自己虽然不打篮球,但现在也对篮球大大小小的规则都滚瓜烂熟了。我们希望既然做了,就要做得比较标准,尽量做出一部经典的篮球动画电影。
七年没来贺岁档,要做就要做最好的
羊城晚报:过去7年没做《喜羊羊》贺岁大电影,为什么?
黄伟明:其实这7年,我们TV版也做得很好。大电影停了7年,原因就是想着要么不做,要做就做一个最好的,这次我们找到感觉了。
羊城晚报:制片人在首映礼上说,《筐出未来》剧本总共改了37稿,分镜做了74版,最后整部电影的镜头有2142个。要不是规定了不许再改,可能团队还想改得更多,甚至会赶不上大年初一跟观众见面。
黄伟明:对,就像制片人说的,这背后都是“累水”——大家累出的汗水。 改了那么多版,因为刚开始的剧本比较散,慢慢地有一些线拿掉了,又有一些增加进来。在分镜的时候也是不断改,总之就是一个不断修整、不断创作的过程。
羊城晚报:运动题材的动画,日本等一些国家很擅长,我们怎么做出自己的特色?
黄伟明:我们希望在各方面都做出自己的特点,特别是在故事上。其实我们都是在讲身边人的故事,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能在片子里找到代入感和共鸣。广州首映礼上,有家长说,他从片中的父子关系里,学会了作为一个爸爸要怎么去关心自己的儿子。片中有一段灰太狼跟虎翼爸爸的对话,很多父母都表示他们看完之后感触良深。还有虎翼的爸爸是个外卖员,他工作的时候还会受到顾客“差评”,这些都是来自生活现实。
羊城晚报:片中还通过虎翼父子展现了一种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普遍矛盾,家长气孩子不好好念书,孩子则觉得家长不懂自己。
黄伟明:我女儿第一次看完电影之后就跟我说:“爸爸,里面有一句话就是你平时经常跟我说的。”我问她是哪一句,但她到现在都不肯告诉我。(笑)其实无论是关心小朋友的功课,还是注重小朋友的梦想,这两种关注本身都没有错,只是爱的表现形式不同。这也正是我们想通过一场场篮球赛去真正表达的东西——那些相互的爱和理解,以及遇到困难不要气馁,热爱就是你继续下去的理由,等等。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