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宏|“上古瑞兽”归国成长记( 二 )


“这是我们的‘火种’ 。 ”时隔百年 , 麋鹿重回祖国 , 徐安宏深知责任之重 。 他翻阅古代典籍 , 但只找到了模模糊糊的记载 。 对于麋鹿的习性、饮食习惯等 , 徐安宏几乎一无所知 。 “当时 , 我们只知道麋鹿喜欢游泳 , 喜欢生活在沼泽、平原地带 。 ”而大丰土地平旷 , 沼泽密布 , 是麋鹿天然的栖息地 。
为了了解麋鹿 , 徐安宏将目光放在了保护区内的另一种野生生物——牙獐身上 。 牙獐属于哺乳纲偶蹄鹿科动物 , 与麋鹿相近 。 通过观察牙獐 , 徐安宏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 通过投放多种食物并观察消耗量 , 徐安宏发现 , 小麦麸、大麦、玉米、豆饼等最合麋鹿的口味 。 为了更好地观察麋鹿 , 徐安宏还与同事从美国购买了每根价值1000美元的电子项圈 , 通过卫星定位观察麋鹿的活动轨迹 , 并分析出它更喜欢在哪一个区域生活 。 “这可能就是早期的行程码 。 ”徐安宏幽默地说 。
在徐安宏与同事的精心照料下 , 麋鹿再一次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 。 与麋鹿一起扎根大丰的 , 还有一代代的保护区工作人员 。
36岁的姚亚军是保护区管理处安全保卫处的工作人员 。 他从小在保护区内长大 , 父母都是保护区的职工 。 保护区的变化 , 他都看在眼里 。
“不仅是麋鹿数量多了 , 保护区内还飞来了百余种珍贵的鸟类 。 生物多样性也更丰富了 。 ”姚亚军发现 , 一到夏天 , 麋鹿身上就会有很多蚊虫 , 而那些珍贵的鸟儿就会趴在麋鹿的背上吃虫子 。 这样一幅和谐的生态画面 , 深刻地印在了姚亚军的脑海里 。
长大后 , 他留在了保护区 , 做起巡护工作 。 保护区实行网格化管理 , 姚亚军所在的B组每天都要巡护大丰港附近的四五百头麋鹿 。 对姚亚军来说 , 他们就是野生麋鹿的“救护车” 。
2021年8月 , 姚亚军所管理的网格内有18头麋鹿被困在了当地村民修建的水渠内 。 得知情况后 , 姚亚军迅速赶到现场 , 分别对麋鹿进行麻醉 , 并配合消防队将其解救 。 如今 , 保护区占地约4万亩 , 在一区、二区、三区共设有98个监控设备 , 可以对麋鹿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 。
33岁的大丰人陈杰于2013年参加工作 。 他主要负责麋鹿的投喂工作 。 如今 , 他努力成为一名助理兽医师 。 “人工养殖的麋鹿一年四季都需要投放食物;为了保障野生麋鹿在缺少食物的冬天可以舒适过冬 , 我们也会为其在冬天投放食物 。 ”陈杰介绍 , 食物投放每天两次 。 每头麋鹿一天要吃5-6公斤的饲料 。
此外 , 麋鹿保护区科研监测中心大楼是保护麋鹿的重要部门 。 2018年 , 他们新增了3个监测点 , 24小时监测保护区水文、土壤、气象等30多项指标 , 每隔15分钟更新一次上传至大数据平台 , 供科研人员研究使用 , 大大提高了科研水平 。
多年来 , 保护区主持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42个 , 其中国家重点攻关课题3个 , 获部、省市级科技成果奖6个 , 获国家专利4个 。 保护区相关工作人员还出版了麋鹿研究专著等13部书籍 , 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30余篇 , 取得研究成果80多项 , 其中7项成果填补了世界麋鹿研究史上的空白 。
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采访时 , 徐安宏有些激动 , “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 , 如今‘大卫鹿’这一名词已基本没人用了 。 全世界的科研文献 , 均将麋鹿的汉语拼音作为对麋鹿的标准化表达 。 ”
如今 , 该保护区麋鹿数量已经由1986年建区时的39头发展到现在的6119头 , 占世界麋鹿总数的60% , 其繁殖率、存活率、年递增率均居世界之首 。 野生麋鹿数量达到2658头 , 结束了全球百年以来无完全野生麋鹿群的历史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