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困局:风一停,电价4天涨2.5倍( 二 )


报告表示,风源自冷热不均匀的分布,而随着北极地区平均气温迅速上升,空气中更高的水汽含量降低地区间的温差,未来风力发电将受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因此,气候变化正在使得人类遏止气候变化的过程变得更为困难 。
上天似乎并没有眷顾德国 。
“欧洲能源转型失败了”
此前,欧洲是发达国家中推动推动新能源和碳中和力度最大的地区 。由于化石燃料资源相对美国较为匮乏,欧洲在90年代至本世纪初大力推广风能和太阳能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德国的“能源转型”,通过早期布局建设基础设施、投资新技术研发、提供暂时的补贴以及提前关闭煤矿,至今年上半年,德国已实现一半电力源自可再生能源 。
但是,欧洲似乎开始触及可再生能源的瓶颈了 。如果越来越多的国家跟丹麦一样实现部分时日100%可再生能源供电,那为何要再建新的可再生能源产能?没有较好的能源储存或调配能力,新增产能将在某些时候被迫搁置 。当可再生能源占比较少 , 还有巨大空间替代传统能源时,人们并没有认为这是个大问题 。然而 , 当下的欧洲已经需要考虑 , 如何发展储能,才能进一步推进其新能源议程 。
近年,欧洲内部新增新能源产能已明显降速 。在德国,2011年是新增光伏产能的顶点,2017年则是新增风能的顶点;虽然两者随着全球目标焦距碳中和而在恢复,但是均未接近此前的记录 。在这期间,中国的太阳能产业已全面反超欧洲,而风能也逐步追上 。
为了实现自己的2045年碳中和目标,德国政府表示需要在2030年实现80%可再生能源供电 。根据德国可再生能源统计工作组(AGEE-Stat),这意味风能需要实现比2010年代力度更大的“反弹” 。在报道此事时 , 连《经济学人》杂志也质疑,德国能否实现如此“不现实”的目标 。

德国困局:风一停,电价4天涨2.5倍

文章插图


AGEE-Stat估算:德国未来风能需大幅反弹(图源:《经济学人》)
相较十年,欧洲的电网和电力调配系统更加完善,这是当前可再生能源“反弹”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归根结底 , 要想彻底扭转新能源局面 , 最终还是绕不开储能问题的 。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储能方式还是抽水蓄能电站,即一个“加强版”的水电站,允许电力资源丰富时期将下游的水抽回上游,即便在水资源不多的地区也可建设,多次循环同一批水 。由于地势优势 , 瑞士的抽水蓄能电站足以消化该国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 , 为全球之首 。然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自然条件无法媲美瑞士,难以复制如此高的应用率 , 而抽水蓄能电站与传统水电站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也无异 。同时,今年夏天欧洲多地干旱,也凸显依赖“水电池”的潜在风险 。
抽水蓄能电站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以锂电池为主的电池蓄能电站 。不过,十分不巧的是 , 新能源汽车也在近年起步,也以锂电池为主,已致锂价两年间上涨15倍,有的锂电池企业甚至开始哄抢锂渣“资源” 。
同时,德国等国也出现了广泛质疑核能安全性的声音,尤其在福岛核电站事故后,使得本来针对煤、油的“能源转型”也包括了停运核电站 。“生态现代主义”组织“突破机构”(Breakthrough Institute)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停运核电站所变相造成的碳排放相当于排放量最低的37个非洲国家的总合 。
德国困局:风一停,电价4天涨2.5倍

文章插图


“突破机构”:发达国家停运核电站(左)相当于37个非洲国家(右)所致的碳排放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