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围观的石家庄:当大型试验进行到第四天( 三 )


在丁兆峰居住地的隔壁村,气氛则重新凝固 。
一位老人刚刚过世 , 乡亲们前去帮忙料理丧事 。原本大家想着既然“放开”了,借此机会聚一聚似乎也无大碍 。然而第二天(15日),村委会的工作人员突然在群里连发了两条通知:
第一条 , 要求所有在过世老人家聚集过的村民主动上报 。
三分钟之后,第二条消息弹了出来——“所有村民居家3天,不准出门!不准出门!不准出门!”这条消息被连发了三次,传递出屏幕另一边打字者的语气迫切和情绪紧张 。
村民们感到无奈 。丁兆峰认为,村民并不害怕被感染 , 让大家丧失安全感的,是反复无常的疫情防控措施 。
“在放松这件事上,石家庄似乎没想好要怎么做 。”一位石家庄退休的医院管理者如此评价 。
过去的十四天里 , 她一直待在家陪小学二年级的小外孙上网课 。
11月13日晚,老师在群里通知第二天返校,家长们非常担心,找各种理由帮孩子请假 。全班51名学生,共请假43名 。老师随后发来一份调查表,询问是否愿意上网课,家长都表示同意 。
于是,原本复课的计划又泡汤了 。
因为上网课不用早起,坐在书桌前就可以见到老师 , 小外孙很高兴 。但他控制不住自己贪玩的心思,开课后便拿起玩具,想认真听课,还是需要大人监管 。
家长康康也遭遇了一次“乌龙” 。通知复课后,她的孩子周一上午前往学校 , 发现班里同学太少,老师便要求下午回家听网课 。周二,孩子又返回学校,同学多了起来,课后的延时服务则恢复正常 。
我们距离疫情前的生活还有多远?
激进的“开放”措施,带来的是石家庄人的瑟缩和犹疑 。
香港大学病毒学专家金冬雁认为 , 石家庄在做正确的事,但配套措施没能跟上 。
“此前新冠被妖魔化了,居民需要被更多宣教,才能不再恐慌 。”
十一回到老家后 , 李爽一直在家带2岁的孩子,把村里的大门锁上,只允许孩子在院子里边儿玩 。遇到从县城回来的人 , 他们基本上就离得远远的,担心市区里容易有感染 。
“封了5天做全员,各种封村拉走隔离 , 第6天突然不做核酸了 , 跟没有疫情时一样 。”李爽表达了一种石家庄式的担忧,政策调整没有让大家更安心,反而让大家更害怕了 , “有点儿太放开了,哪怕七天一检、三四天一检也好” 。
循序渐进,小步快走的“放开”样本应该是怎样的?一河之隔的香港,或许是一扇不错的窥探窗口 。
早在50多天前 , 香港便开始实施0+3政策,即来港旅客无需酒店隔离,甚至不再需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三天内仍然不许进入餐馆、酒吧等指定场所 。该政策也被视作防疫放开的一种尝试 。
这段时间 , 香港虽然入境人数增多,输入病例增加,但并未造成疫情暴发 。
8月底,李书(化名)从北京搬到香港短?。?亲身体验了两地防疫措施差异 。
此前 , 这个在被内地防控手段“保护”起来的女孩,也担忧过感染新冠的问题 。当真正踏上香港的土地后,她发现身边的好多人都已经感染过了 , 大家几乎都是一致的卧床休息一周,开头两三天难受一些 , 但只要持续休息便能痊愈 。
这些具体而微的细节帮助李书缓解了对新冠病毒的忧虑 , 接下来需要操心的就是香港的“疫苗护照”问题了 。
在香港 , 想要进出某些公共场所需要使用“电子针卡”扫码,但是这个扫码是为了确认进出者是否已经完成了特定剂次的新冠疫苗接种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