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网红款桌面ITX小钢炮: SSUPD Meshlicious( 四 )



3 , 视频线
因为设计结构 , 如果是安装长卡 , 显示器的视频线就只能走底部 , 然后用官方自带的弯头HDMI2.0线 。 如果你需要装DP或者多显的话 , 后面购买视频线就要注意一样购买弯头的 。

4 , 走线参考
这次装机前我也做了不少功课 , 针对走线也做了优化 , 目前我这个版本是走【背线】 , 效果如下 。 这种走线方式好处的CPU一面 , 足够简洁 , 跟塔式箱体一致 , 不过这也导致对主板24pin跟cpu供电的长度要求比较特殊;而显卡线长度就可以常规了 。
整体效果如下 , CPU供电走线位置是显卡一侧边缘 , 刚好隐藏;而主板24pin就要从水冷一侧走过来 , 也避免遮挡散热器进风 。

参考长度如下:
主板24pin长度82.5cm(含接头长度);cpu供电8pin: 长度65cm(含接头长度);显卡供电8pin: 长度44cm(含接头长度)


5 , 网面还是玻璃
能选网面尽量选网面 , 散热效果会好很多 , 玻璃侧透版会明显对箱体进风量限制 , 所以从命名到默认配置都可以看出SSUPD主推都是网面版 。
哪怕是RGB爱好者 , 其实网面版的侧透效果挺特别的 , 一种朦胧透视感 。

6 , 是否必须SFX电源?
这箱子确实是支持ATX电源 , 但个人建议新手或者懒得折腾的人 , 尽量选SFX\\SFX-L , 你安装会方便许多 , 也避免对其它配件的安装限制 。 比如我这边选SFX电源 , 除了常规线 , 甚至水冷管都刚好藏在电源背后 , 整机完美走线 。

这次电源选的是全汉的MS 750G SFX电源 , 目前MS系列新增750W跟850W规格 , 也比较好对付新一代ITX钢炮配置 。 过金牌认证 , dc to dc结构 , 单路12V设计 , 全日系电容跟温控风扇 , 最重要的还有10年保修 。

04/ 散热表现关于SSUPD Meshlicious散热效果 , 这次要关注两个问题 , 一个是整体散热效果表现 , 另外一个就是对垂直后对显卡散热的影响 。
目前最适合SSUPD Meshlicious的风道方式 , 也是这样的负风压风道 , 就是前面板风扇出风 。

机箱整体散热表现:这边的结论是优异 , 当然针对的是网面版 。 这边最直接的可以对比封箱前后的升温 , 无论是240\\280 , 封箱前后升温并不大 , 其中280更甚 , CPU\\GPU温度提升仅有1-3℃ 。

这边以黑色那套i5+RTX3070Ti 测试为例 。
这边可以着重看下对显卡的影响 , 显卡温度最高的时候其实是单烤的时候 , 双烤温度甚至更低 , 这主要是CPU冷排转速联动导致的结果 , 如果你是强游戏用户也可以考虑把冷排风扇关联温度点改为GPU 。 当然 , 无论是62还是67 , 对于RTX3070Ti来说 , 温度也都足够低 。

显卡垂直后的散热影响:这个其实我最担心的地方 , 因为以前重力对热管效能的影响 , 我记得前一两年测试的型号都会有明显影响(满载温度升高10℃) 。 这次实际测试结果比较意外 , 两张显卡垂直安装跟常规安装对比 , 效果并没有差异 。 后来发现导致这样的结果可能有两个原因 。
一个是显卡可能采用了逆重力热管 , 比如这次问了影驰技术 , 得到的回复就是 , 只不过他们没宣传;而XFX也可能是 , 因为后面也特意测试了下基本不受影响;
另外一个就是SSUPD特殊的显卡竖装方向 , 本身也会降低对热管的影响 。 有非逆重力热管热管显卡的朋友么 , 感兴趣也可以测试对比下 。
反正结果就是这个最担心的地方 , 没成为问题 。

05/ 性能表现一开始这两台机子跟V11那台其实都是选11代i7 , 后来刚好看了下华擎的Z690I , 其实也就贵了几百 , 但CPU性能更强 , 所以这两台Meshlicious机主就换了i5 12600KF+Z690I的组合 。 至于为什么没选B660I , 因为当时B660都没发布 , 更别说ITX版(发布内容的这会 , 已经上市)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