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出来的是悲伤,哭不出来的是抑郁( 二 )


曾奇峰说:一个人的情感不出来,不能和自己的情感保持接触的话,那些情感就会以各种各样变异的形式出来,变异的形式多半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症状 。
悲伤、难过、内疚、愤怒…这些情感,几乎是每个遭遇丧失的人都会产生 。
面对生命的丧失,哀伤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
每个人都具有自我疗愈的能力,丧失是痛苦的,哀伤,便是丧失修复的渠道 。
最初痛苦的情绪出来时,体验它、接受它,让自己充分地悲伤,大多数人都可以从这个过程中走出来 。
哀伤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一般而言,大部分人的哀伤期会短于6个月 。还有部分人可能会持续地在哀伤中无法走出 。如果持续超过6个月,就需要重视了,必要的话可以寻求专业的哀伤辅导 。
04
哀伤辅导通常有四项任务
一,接受丧失的事实 。确认和理解丧失的真实性,增加失落的现实感 。
二,经验伤痛的情绪 。协助当事人去处理已表达或潜在的情感,帮助当事人去表达悲伤,充分地去哀伤 。
三,调整和适应丧失的生活 。协助当事人学会如何应对丧失后的改变,及再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障碍 。
四,重建关系 。在情感上重新定位和已丧失个体在内心的位置,好好和过去说再见,并走向新的生活 。
很多人在观看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时候,都会被男主李那句“我做不到 。”(Ican’tbeatit!)泪目,他给自己定了罪,他把自己关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也许他也曾想过要走出来,也许他也曾想过触碰现实的世界,但始终未能打破内心的高墙 。
电影最后,李依然选择离开曼彻斯特,他没有做侄子的监护人 。因为侄子不想离开这个地方,这里有他熟悉的朋友和恋人,而李也无法留下,因为这里有他心碎的过往 。
分别前,侄子问李为什么不能留下来 。李埋下头,沉默良久,说了那句:“Ican’tbeatit!”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
虽然无法感同身受,却依然能够透过屏幕,共情到男主的无力与沉重,难过到极致、哭也哭不出来的哀伤 。
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说——
一个人之所以患上抑郁症,
往往不是因为过度悲伤,
而恰恰是拒绝了悲伤 。
多希望李可以放声大哭一场 。
哭出来的是悲伤,哭不出来的便成了抑郁 。
作者简介:吴在天,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行业从业7年,始终在自我成长的路上 。微信公众号:不懂点心理(ID:bddpsy)
作者简介:
聂飞已帮助过402人入驻年限5.2年
预约咨询私聊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