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必备摸鱼神器,索尼创新黑科技LinkBuds真香体验( 二 )



 实测从出门上班通勤开始 , 到晚上回家 , 一直听的情况下 , 并不会觉得佩戴不适 , 而且夏天出出汗也有IPX4的防水提供保护 , 完全符合我的使用场景需求 , 尤其上班对周围声音的聆听 , 效果远远好于电子的环境声模式表现 , 上下班的时候骑车 , 如果是环境声模式 , 那个收音会把汽车喇叭之类的声音放大 , 特别吵 , 基本音乐就没法听了 , 尤其风噪直接是让我不敢开 , 而LinkBuds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 本身开放式的环形设计 , 外界声音自然传入耳中 , 跟你播放的音乐互不影响 。

 除了全天使用都几乎无感到离谱的舒适佩戴感受之外 , 更黑科技的是我到现在也没理解这个环形驱动单元是怎么做到在这么丁点空间内搞出这种动听声音的 。 官称LinkBuds使用搭载高信噪比低失真数模转换及便携耳放的集成处理器V1 , 搭配特制的高灵敏度中空环形振膜 , 以及高性能钕磁铁 , 整体声音还原相当真实 , 在中高频段的表现相当惊艳 , 甚至可以媲美专业动铁监听耳机的细节还原能力 。 除了硬件部分的创新 , 在软件应用层面 , 索尼自家的招牌黑科技DSEE数字声音增强引擎的加入也使得在无线传输过程中 , 依靠索尼音乐行业全产业链的技术优势进行算法补偿 , 即使是非无损资源也能修复至接近CD水准的音质 , 这点在Headphones Connect App内打开后区别是非常明显的 , 尤其在小提琴的上端延伸泛音等需要高频细节的部分 。

 除了尊重原味的真实补偿之外 , LinkBuds还支持五档可调均衡器 , Headphones Connect App可进行环境声音控制 , 调整想听见的人声或环境声级别 。 更离谱的是索尼黑科技里最重要的一部分 , 智能化 , 之前是在降噪耳机里加入判定你行动状态以切换不同降噪模式的功能 , 亦或是匹配不同的定位地点 , 到什么位置开什么模式 , 而LinkBuds更是将智能进化到自动学习的程度 , 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学习(DNN)的海量样本 , 适应不同通话场景 , 灵活降低对通话质量的干扰 , 滤除环境杂音 , 可以说是越用越好用了 , 尤其是在通话过程中 , 精准语音拾取技术的使用 , 可以有效的将环境声中的噪音滤过分离提取清晰语音实现清晰通话 。

 再就是LinkBuds还给配了一些提升使用幸福感的功能 , 常规的摘下自动暂停 , 戴回去继续播放就不多说了 , 还配备了自家招牌智能免摘功能 , 虽然开放式的设计好像用不到这个 , 但你打开之后 , 感应到你说话 , 音乐会暂停 , 你说完话过几秒又继续播放 , 这个体验实在是太好了 。 不仅如此 , 还有自适应音量控制 , 打开后自动识别所处环境 , 自动将音量调到合适范围 , 除了不用你手动暂停 , 连音量都不用你调了 , 太省心了 。 当然如果你还想复古的体验一下手动控制 , 又因为LinkBuds的腔体太小不太好触摸的话 , 索尼还有额外的黑科技广域点击功能 , 你只需要在耳朵眼附近的耳周皮肤上点击 , 就能等效点击腔体本身效果 , 通过APP你甚至可以设置实现“打脸切歌”的奇特效果 。 这已经超出我对科技的理解能力了 , 这样还有个好处 , 避免你戴好之后点来点去给点歪了又得调整佩戴姿势 。 还有一直合作的腾讯小微智能语言助手及“Quick Access”快捷播放音乐的新功能 , 设置完直接把戴上耳机再打开APP的步骤也省了 。 真就啥也不用我干了呗?就功能体验这块 , 索尼真的是无敌 , 够其他同行竞品学很久了 。

 声音部分找几首歌测试 , 我一开始很担心低频 , 因为说实话我不理解这个看似是动圈的单元设计要怎么换能 , 所以下意识的理解为和骨传导一样的情况 , 低频很糟糕 , 但是LinkBuds开声我懵了 , 这低频虽然不是轰头那种吧 , 但量感和质感完全没毛病 , 这几乎不存在的振膜面积是怎么做出这种效果的 , 我相当疑惑 。 低频的下潜也有 , 收放速度不拖沓 , 人声扎实密度够 , 情绪饱满 , 基于真实还原没有过多修饰和音染 , 这点我很喜欢 , 女声温婉动人 , 没太有齿音坏气氛 , 中上盘是绝对的亮点 , 听小提琴协奏曲或者室内乐 , 表现绝佳 , 尤其向上的延伸和泛音 , 通透自然连续 , 似在眼前 , 还原相当精彩 , 大编制解析定位分离也可圈可点 , 赞!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