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变形记|今年我还能在大银幕看到这种水平的动画吗?( 三 )



与此同时 , 主角还需要面对另一股来自家族的强大阻力 。
按照传统 , 每位继承者都必须在血月时接受封印仪式 , 否则将面临失控的危险 。
得知美美觉醒的消息 , 远在海外的七大姑八大姨齐齐赶来 , 准备合力封印她的“熊猫之力” 。
尤其是外婆 , 不断施加压力 , 要她乖乖听话 。
全家人里只有爸爸愿意站在美美这边 , 安慰她每个人都有很多面 , 与其逃避 , 不如接受现实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红熊猫就是主角心中的野兽 , 代表更真实、坦率的自我 。
【青春变形记|今年我还能在大银幕看到这种水平的动画吗?】故事最重要的转折点 , 就在于主角如何做出抉择:
留下野兽 , 意味着拥抱自我 , 反抗家庭的权威意志;
封印野兽 , 意味着接受世俗的枷锁 , 继续扮演符合世俗期待的模范生 。
在仪式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刻 , 美美决定遵从内心 , 从此与身体里的野兽共存 。

02.
美式文化视角下对于异域文化的接纳、再创造 , 这是皮克斯近年来的创作思路 。
类似的例子 , 包括堪称墨西哥亡灵文化推手的《寻梦环游记》 , 还有展现意大利南欧风情的《夏日友晴天》 。
和屡出精品的皮克斯不同 , 母公司迪士尼在这方面的努力 , 大家同样有目共睹 。
可它越是努力 , 就越是暴露了不得要领的窘态和过于精明的商人嘴脸 。
《花木兰》 , 既摆脱不了东方主义的视角 , 强行女权的桥段也极其老套 。
从这部片里 , 你只能看到迪士尼急于讨好亚裔观众的谄媚 , 以及受限于政治正确的僵硬步调 。
至于堪称刻板印象大集合的《尚气》 , 更是槽多无口 。
为了塑造一个符合西方人想象的东方乌托邦 , 影片堆砌了大量视觉奇观 , 堪称一锅乱炖 。
与之匹配的 , 是东拼西凑的无聊剧情和碎成渣的主角光环 。
它就好比一杯又甜又齁 , 加料过度的奶茶 , 让人越喝越膈应不说 , 甚至有种想冲奶茶店老板翻个白眼的冲动 。

《花木兰》

到了《青春变形记》 , 那种强行嫁接、水土不服的不适感消失了 。
它就好比一杯舒化奶 , 口感顺滑易吸收 , 治好了观众的“刻板印象不耐症” 。
红灯笼、唐人街、石狮子(准确来说 , 是石熊猫)、宗祠、飞檐、锦鲤 , 还有竹林 , 电影熟练地运用了大量标志性的中国元素 。



关键是 , 得讲究内外兼修 。
就拿主角一家人准备晚饭的场景来说 。
母女俩负责包饺子 , 父亲忙着炒菜 。
此时 , 电视里放的是宫斗剧(台标明显neta了翡翠台) , 两人还在边看边吐槽 。
吵吵闹闹又温馨的家庭氛围 , 令人倍感熟悉 。
再仔细看 , 母亲穿的是旗袍 , 手上戴的是翡翠扳指 。
还有一处点睛之笔——美美的纯色塑料发扣 , 属于是青春期少女必备同款了 。


打造真实可信的叙事舞台 , 是带给观众文化认同感的基础 。

而真正连接剧本与观众的那座“桥梁” , 则是观众与角色的共情 。

对许多人来说 , 本片的主角几乎就是“世界上另一个我” 。
她遭遇的成长烦恼 , 是对这代80.90后青春期的精准复刻 。
它精准到什么地步?
诚如某位观众所说 , “这片应该在片头打个trigger waring(触发预警)…”
小到交友、兴趣爱好 , 大到人生规划 , 父母总会插手 , 容不得你野蛮生长 , 还美其名曰 , “我是为了你好” 。

明明被侵犯隐私 , 却敢怒不敢言 , 只好把被偷看的日记本锁到抽屉最深处 , 永久雪藏;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