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鸣|七万张手稿拼成的动画片,在44个国家地区播出,60年后依旧难超越( 二 )



晚上 , 万籁鸣和他的朋友们一起表演皮影戏 , 演的是孙悟空逃出了如来佛的手掌心 , 每当演到这里 , 台下的观众就情绪高涨 , 拍手叫好 。
【万籁鸣|七万张手稿拼成的动画片,在44个国家地区播出,60年后依旧难超越】19岁的万籁鸣学画漫画 , 他总是将《西游记》带在身边 , 心里老惦记着那种猴子 。
他立志当一名出色的漫画家 , 画起漫画来颇有那股“猴劲儿” 。

1920年代初 , 外国动画片传入国内 , 万籁鸣看后 , 决心创造出中国的动画片 。
在他的资助下 , 二弟万古蟾、三弟万超尘、四弟万涤寰都读了美术学校 , 毕业后都在商务印书馆工作 。
兄弟四人租了房子 , 开始试制动画片 。

四人买来一台老旧的木壳摄影机 , 自己动手改装 。
因为白天要上班 , 他们只能利用夜晚时间作画、拍摄 , 胶片冲印就在楼下厨房进行 。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 万籁鸣的动画制作一度受阻 。

尽管形势紧张 , 条件艰苦 , 1941年 , 万氏兄弟带着一群练习生边学边画 , 坚持完成了时长2小时20分的《铁扇公主》 。
这是孙悟空第一次以卡通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 , 大手大脚大眼睛 , 细胳膊细腿雷公嘴 , 由由于万籁鸣受到迪士尼的影响 , 第一次亮相的孙悟空竟然和米老鼠有几分神似 。

万籁民在该部动画中融入了中国山水画的风格 , 上映当天万氏兄弟突发奇想 , 用红黄蓝色的玻璃在镜头前晃动 , 黑白动画在火焰山一段有了光怪陆离的色彩 。
《铁扇公主》大获成功 , 万籁鸣着手开始准备下一部作品 , 他认为《西游记》中最能表现孙悟空 , 天不怕地不怕英雄情结的段落 , 就是大闹天宫 。

1949年 , 万籁鸣受邀赴香港 , 拍摄孙悟空主题的动画片 , 但由于老板突然变卦而撤资 , 最后没有拍成 , 他的“大闹天宫”的动画梦也因此破碎 。
就这样沉寂和等待了好几年 , 万籁鸣又迎来了新的契机 。
50年代 , 他离开香港 , 回到内地 , 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任职 , 先后拍摄《猪八戒吃西瓜》、《济公斗蟋蟀》、《人参娃娃》等剪纸动画片 。
直到60年代 , 万籁鸣领命拍摄《大闹天宫》 , 这次他终于又有机会实现自己朝思暮想四十多年的西游梦了 。

一群“疯子”才能做的动画
61岁的万籁鸣被任命为导演 , 他带领着制作团队做了各种前期准备工作 , 比如去北京各大宫廷楼阁采风取材 。
但是 , 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 那就是邀请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张光宇出山 , 担任该片的总角色设计师 。

这份特殊的任务书落到这个年近六旬的张光宇手中 , 列表里总共罗列了14个主要人物形象的要求 , 和7、8个主要场景的要求 。
一接到设计任务 , 老人就开始构思 , 创作 。
在家中墙壁上 , 贴满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美猴王 , 有头部特写 , 有全身照 , 有的脸型更削瘦 , 有的已经拿上了它的宝贝金箍棒……

最终“脸似蟠桃 , 红鸡心绿眉毛 , 鹅黄上衣 , 豹皮短裙 , 红裤黑靴”的孙悟空得到了万籁鸣的认同 , 这个旷世经典的形象从此深入人心 。
张光宇用不到1年的时间 , 一口气创作了20多个角色形象 , 以自己20年来的全部动画创作经验倾囊相助 。

无论是主要形象和一些次要的小人物 , 每个造型都带有强烈的中国元素 , 尤其是京剧戏脸风格 , 又极具原创精神 。
为了将美猴王画出猴样 , 万籁鸣一开始托人找来一群猴子做参考 , 结果猴子上蹿下跳折腾得大家受不了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