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行业人才缺口将达200万?业内人士:真正入行电竞的学生并不多( 二 )


不过 , 2021年第一财经曾报道称《首批电竞本科生要毕业了 , 几乎没人做电竞》 。 首届入学的17级学生表示 , “班上就业情况特别好 , 但严格来讲没有从事电竞工作的同学” 。 其中 , 有的学生选择换个专业继续深造 , 有的学生则从事了传媒相关的工作 。
2019年入学的金心(化名)现在是中传数娱专业的大三学生 , 他告诉极目新闻采访人员 , 当年选择数娱专业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喜欢游戏 ,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是一个艺考专业 , 文化课分数要求有所降低 。 不过 , 比起电子游戏竞赛 , 其实数娱专业更偏向游戏开发、制作 。 虽然课程设置中也有电竞相关的内容 , 但并不是核心课程 。
“现在的主要课程有游戏创作、游戏运营、游戏用户体验分析......我认为课程设置不太合理 , 更像大杂烩 , 什么都学但什么都学不深 。 但最近已经在调整了 , 比如在毕业设计和游戏创作课程时添加了电子竞技选项 。 ”金心解释 。 而据金心观察 , 前两届毕业生的就业选择确实以游戏公司为主 , 与电竞相关的行业的从事人数占比大约10-20% 。
“就业岗位有游戏策划、游戏美术、游戏程序设计、电竞运营相关等 。 2017年就业的挺多 , 游戏公司为主;2018的升学的比例高一点 , 就业的师哥师姐大部分都是游戏公司就业 。 ”金心说 。 现在金心正在北京一家游戏公司的游戏测试岗实习 , 据他了解这一岗位正式入职后工资约在6千至7千元左右 。 不过接下来他也并不打算直接就业 , 而是先跨专业考研 。
作为金心的同班同学 , 宋子经(化名)也有同感 。 在校期间 , 宋子经做过赛事策划和内容营销相关的实习工作 , 对未来个人的就业方向 , 他仍不明晰 。 不过他认为 , 电竞从业其实竞争激烈而且对个人能力要求较高 , 从业并不容易 。
从业电竞需要综合能力
上海市电子竞技运动协会副会长朱沁沁向极目新闻采访人员介绍 , 电竞行业的人才缺口并不在电竞选手 , “行业永远不缺电竞选手 , 选手是在不断迭代的 。 ”
相反 , 电竞赛事运营、执行甚至俱乐部内服务于明星选手的后台工作人员 , 则显得人数更为庞大 。
“以俱乐部为例 , 选手、教练甚至主播这些较为幕前的工种其实只占俱乐部人数的20%-30% 。 其他的都是幕后工作者 , 比如一个明星选手可能就需要5到6个服务人员 , 康复、数据分析、选手衍生的内容生产、商务......这些才是有大量人才缺口的岗位 。 赛事主办、执行亦然 。 ”朱沁沁介绍 。
而这些岗位恰恰首先需要的不是电竞知识储备 , 而是其他专业能力 。 “比如 , 内容生产的工作人员可能是学传媒的 , 做数据分析的要有数据分析能力 。 还有一些岗位比如商务和赛事运营 , 是通识性岗位 , 需要经验和资源积累 。 相比之下 , 我们更需要综合性人才加入电竞行业 。 ”
而在朱沁沁看来 , 电竞行业的频繁波动和远未成熟的商业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 , 都是目前行业存在的天花板 。
朱沁沁举例称 , 和传统的体育赛事相比 , 电竞行业内部围绕各个不同的游戏形成赛事 , 而没有全球通行的规则 。 对职业选手而言 , 其职业生涯也会随着某一游戏的热度衰弱而趋于终结 。 现在来看 , 选手、俱乐部乃至电竞赛事的长远规划都为其所困 。 其次 , 行业尚未成熟 , 又与互联网紧密相关 , 其波动、起伏也随之频繁 。
最后 , 朱沁沁还提及电竞的社会认知程度问题 , 现在社会观念上仍完全摆脱电竞就是打游戏这一观点 。 朱沁沁说:“现在已经没有任何传统体育项目能够媲美电竞产业的流量吸附能力 , 电竞在日韩、欧美也是很流行的项目 。 不可否认电竞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过负面影响 , 但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 。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80后成为社会中坚力量 , 这一情况已经在不断改善 。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