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节日( 二 )


【传统文化节日】3、清明节


清明节(May 4- century),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 , 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
4、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 。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 , 赛龙舟,吃粽子 , 饮雄黄酒,游百病 , 佩香囊 。端午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 , 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 。此时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 , 故古人认为五月是个吉祥之月、正义之月、健身之月 。五月五日是夏季天中极盛太阳的日子,又是仲夏佳节的开始 。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越州地区有“五月五日煮红枣粽”的风俗在每年端午节食用以艾草和菖蒲为材料煮熟的粽子 。人们把包粽子用的竹叶和艾蒿作为驱邪驱毒的法宝挂在门上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可以祛病防疫 。这个习俗世代相传并逐渐演变成今天的端午节 。
5、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传统习俗,相传,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 , 是传统节日的“乞巧节”,女子们在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乞求巧手灵验 。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传说为载体,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爱情、憧憬幸福生活的愿望 。据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只能相会一次,并且在七夕这一天晚上他们还会通过鹊桥相会 。这就是七夕“乞巧”的来历 。在七夕节时还有拜七姐、乞巧、摆果、祭神等各种不同的风俗 。虽然这些风俗现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再去做了 , 但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活动,它依旧被人们所传承 。这些美好的传说和传统也在人们心中扎下了根,永远不会消失 。
除了上述的,当然还有很多传统节日,就不一一介绍了,各个地区所过的节日和习俗也都多种多样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