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欧、美洲的乡村产业发展经验看我国乡村振兴的可行性路径( 二 )


法国拥有较好的农业资源禀赋,19世纪50年代之前,法国农业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农业整体发展缓慢,农业产品品种较为单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工业革命的推动 , 法国农业也从传统的小农经济转向资本主义商品农业 。法国乡村产业的快速发展主如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乡村发展理念转变为提高国民福祉,促进城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注重农业可持续性以及农村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在产业发展上,法国通过统筹规划、三产融合、科技引领推动乡村产业深层次、高标准地综合性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
3、美洲
美国的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其农业产业化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是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土地向资本方集中 , 农民转为产业工人,由规模化生产实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阶段二是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农业机械设备的普及与运用,为农业注入高科技的力量;阶段三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 , 现代科技与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前后延伸,以及农业价值链的拓展 。总体而言,美国农业产业发展依靠于农业企业化经营转型、农业科技的力量以及政府的保障性措施 。
加拿大地域辽阔,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是全球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 。20世纪40年代,加拿大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从粮食进口国转变为粮食出口国 , 逐步形成发展优势产品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现代农业成为加拿大极具优势的产业之一 。总体而言,加拿大农业的现代化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有力推进 , 从法律法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全方面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农业与其他关联产业的紧密结合 。
【从亚、欧、美洲的乡村产业发展经验看我国乡村振兴的可行性路径】

从亚、欧、美洲的乡村产业发展经验看我国乡村振兴的可行性路径

文章插图
二、国外经验对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1、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乡村产业
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乡土文化浓厚,乡村的文化习俗影响着乡村的机构变迁、行为和心理变化等,中国几千个农村都拥有差异化的资源和生态优势,而在留存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发展产业,不仅能摆脱既有的“路径依靠” , 还能以免“千篇一律”,缓解结构趋同性问题,从而减少同质化竞争 。例如 , 可以按照产业融合特点,形成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标准化生成基地,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绿色生态型产业、农旅融合型旅行产业;也可以发展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手工业,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等建设;还可以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红色旅行、近郊休闲旅行、康养旅行、文旅融合型旅行以及乡村物流、电子商务等乡村产业 。
2、培养人才推动乡村振兴
一是要鼓励和支持高校通过主动布局新兴农科专业,开发新时代农林优质课程资源 , 利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增长点加强交叉学科和新型涉农专业建设;探索建设面向区域特色的乡村振兴定向班、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等,发挥各类实践基地的育人作用,培养高素养高层次的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 。同时,还要从儿童开始培养对农业农村的感情,加强“大国三农”情怀教育,培养人民对农业农村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是要积极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干部、职业农民等开展内涵丰富的培训,为乡村振兴输送基层实用技能型人才 。三是要优化引人、用人、留人环境,吸引和鼓励各类人才在广阔乡村干事创业 , 引进和培养农业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乡村振兴增加“源头活水” 。此外,还应发挥科技特派员、农技推广人才、驻村干部等人才队伍的作用,提高农村专业人才的服务保障能力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