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年未归的人们,踏上回家的列车( 六 )


2018年之后,刘钟调入东兰车队 , 现在值乘东莞到广元这条线,依然是一条春运热门线路 。她又有了二胎女儿,女儿特别黏她,每次刘钟上班前,女儿都特别舍不得,但是对于妈妈交代的所有事,女儿都懂事地说“好” 。刘钟眼眶一红,“我女儿特别暖 。”
从前年起,张晓洁不再值乘北京-成都的线路 , 结束了近十年奔波于京蓉两地的日子 。她曾在这条线上折返过数百次,却没有真正意义上去过北京 。只有唯一一次,列车停靠北京后,张晓洁走出北京西站去买早点,她匆匆打量了一眼这个城市,“原来这就是北京啊 。”北京初冬的清晨,风是冷硬的,与家乡小城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
她想起曾经在这条线上遇到过特别投缘的一对夫妻 。连续好几年春运,他们都在车厢里偶遇,于是成为了朋友,张晓洁见证着他们的孩子从襁褓中的婴儿到蹒跚学步的幼童 。那对夫妻在北京一所高校承包了一个食堂 , 寒假学生放假了,他们就去工地卖盒饭,等到工地上的农民工也收工了,他们才收拾行囊回家过年 。
他们在北京待了好些年,真正的生活半径也不过咫尺灶台 。张晓洁觉得 , 自己和他们似乎分享着相似的命运,车厢内外俱是一个世界 。虽游离于边缘,却如同整个社会机器隐形的齿轮,相生相辅,撑起城市的有序运转 。
而春运,正是这个巨大机器的暂停键,人们得以短暂回归自我,建立与他人的连接 。尤其是经历疫情三年后 , 疲惫的心灵需要共同的仪式节点 , 重启烟火日常——没有什么比一句“回家过年”更触发中国人的乡愁与共鸣 。
张晓洁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每年她在年关前值乘 , 家人都要特意为她准备一桌她最爱吃的菜, 在她的背包里塞下满满的食物 。站在疾驰的列车上,她想起家人说“等你一起回来过年”,那是她的春运,也是她的团圆 。
(应采访者需求,张晓洁系化名)
值班编辑 康嘻嘻 古丽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自新京报公号“剥洋葱people”
【当三年未归的人们,踏上回家的列车】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