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游列国如何赚取财帛 孔子周游列国都干了什么( 三 )


当今,很多人喜欢谈“舍得”两个字 , 以为是道家的辩证法,其实 , 这是儒家最拿手,也是最顶尖的学问,当然,也是极难的学问 。由于深知这种难度 , 所以,孔子会在他的当司机求富的例子后面补充说:“如不可求 , 从吾所好 。”
儒家与商人的分野,最终演化为儒家对商人的极度贬低,然后把商人在上千年时间里用道德压在最底层——你们不是贤人君子 , 不是社会主流,更不是社会支柱 , 只是边缘人而已 。
所以,孔子看弟子中表现出的商业才能,才会像看一个人会表演杂耍一样:惊其技巧,不以为然 。他曾感叹说,像颜回这样的 , 学问与道德都算是可以了吧,可是他总是达不到财富的目的,端本赐这家伙不按我说的来 , 去做买卖,结果每次行情都给猜对了 。
分析到这里,我们发现,儒家思维的致命弱点也暴露无遗,那就是,他们缺少另一种更合理的思考方式,即今天我们人人都知道的法制环境的创建 。
在好的法治环境中,商人就会成为有约束、有道德感的人;反之,在一个糟糕无比的法治环境中 , 不仅商人不会成为有道德感的人,那些顺着“贤人君子”之道成长的人也同样没有空间 , 反而被异化了 。

孔子周游列国如何赚取财帛 孔子周游列国都干了什么

文章插图
这当然不能完全归咎于儒家思想,因为在帝制时代,构建帝制存在的前提是权力结构 。法治的精髓是人人平等 , 这是无论哪朝哪代帝王都无法接受的 。而为了维持这种帝王权力结构,就必须抬高儒家地位,极端强化儒家思想的某些层面 , 巩固政治等级,同时打压商人,把他们妖魔化 。
商人的命运就此被注定了 。
不过 , 商人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们比较真实 , 重利就重利吧,小人就小人吧,从挥金如土中寻找平衡也就是了 。真正难过的 , 倒是这些儒家教育出来的读书人 。背着道德感的他们,时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人生要不断在利与义之间取舍 。
艰难的儒家之路 , 即取之有道的“道”,实在是太不好走了!
很多儒家门生最后只能选择精神分裂——明明只能流于世俗,甚至为了个人私利 , 去做那些卑鄙无耻的事情,然后还要慷慨激昂地拿出圣人写的语录来为自己言行寻找借口遮羞 。所谓“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是一个悲剧的双输结果,在实际生活中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
与法治精神的相悖,最终酿成了近代的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 。被儒家文化浸透直至骨髓的中国人,怎么忽然与孔子有如此深仇大恨?实际上,这种冲突其实并不是针对孔子的,甚至都不是针对儒家的,而是针对那些利用儒家文化来维护权力社会 , 阻碍社会向人人平等的法制社会过渡的力量,这是中国向现代社会过渡必须克服的障碍,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实质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