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秦时明月,不再是国漫的白月光( 二 )


与之相仿 , 《秦时明月》在立项之初就按小说原著一口气规划了8部 , “预计要花10年把它做出来 。 在中国动漫产业 , 第一次有人以这么长的时间去设定自己的作品 。 ”
首部《百步飞剑》斥资1000万元 , 以动画片前所未有的新春贺岁形式 , 在2007年春节期间于11个省市同步上映 , 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 播出后也迅速得到观众热爱 。
在那个亟需新兴国漫扮演“补位者”的特定时期 , 《秦时明月》能够脱颖而出 , 本质上是因为它与众不同 。 在受众定位层面 , 经受过日、美漫作品的长期挤压 , 当时国产动画“可能99%定位在12岁以下” , 沈乐平却认为儿童向动漫的商业价值有限 , 大约6年时间观众群体就会大幅更新 , 因为孩子们到一定年纪 , 都会产生“不想被当小孩”的心理变化 , 不论小时候多么喜欢一只熊或一只羊 , 当朋友说“你怎么还在看这些”时就会疏远它们 。
《秦时明月》将观众年龄段锁定在12-25岁 , 差异化策略让它鲜少有竞争者 。 若干年后的一次论坛上 , 沈乐平引用了一份“最具影响力中国原创动漫统计” , 《秦时明月》仅次于《喜羊羊和灰太狼》《熊出没》排名第三 , 且前十名中只有《秦时明月》主要针对12岁以上的青少年观众 。
《秦时明月》中的招式
在内容与技术层面 , “以时尚、科技传播中国文化之美”是《秦时明月》贯彻十几年的核心理念 , 拆解来看 , 在国内观众最熟悉的历史、武侠故事中注入“时尚感”和“科技感”的确是其致胜之钥 。 “时尚”指被观众们津津乐道的角色、台词、动作设计等 , 比如美型化的人物造型在开播之初也被质疑过日韩痕迹明显 , 主创团队称“倒不如说我们的动画有很强的游戏风格” , 这部动画并不想恪守传统古装范式 , 而是着意于扩大圈层和走向国际 。
央视“文化正午”栏目在某期专题中肯定了《秦时明月》历史新说的叙事手段 , “把老掉牙的东西用时尚方式艺术化” , 比起枯燥的课本 , 这更容易让青少年踏进秦汉更迭那段真实历史的大门 。
“科技”则主要对应着“3D动画” , 《秦时明月》在国内开了不少动画技术先河 , 如动态捕捉、卡通渲染、毛发细节等 , 这些足以给当年的小观众们带来新鲜视觉冲击 。
从电视时代跨到互联网时代 , 《秦时明月》的热度进一步抬升 , 它在视频网站上的点播量居高不下 , 第三部《诸子百家》达到10亿 。 购片价格也由最初的几十万水涨船高 , 到第四部《万里长城》时 , 五家平台同时竞标 , 最后创下单部1200万元的国内动画版权采购费纪录 。
《秦时明月》 第四部《万里长城》
第五部《君临天下》完结于2017年 , 《秦时明月》已积攒近200集 , 贴吧粉丝超1500万且是前十中少有的国产动漫 , 沈乐平自述主创团队所去过的全国30余所高校、亮相的数十个漫展“场场爆满” , 号召力强劲 。 系列最初的“10年愿景” , 看似是实现了 。
追逐IP , 丢掉作品
“如果一部作品存在5年 , 就算活下来了 , 过10年有机会成为一个品牌 , 过20年它就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民级IP 。 ”沈乐平在一场演讲中说 。
《秦时明月》野心很大 , 但到第五部中段就已有隐忧 。 前四部一直围绕天明、少羽、高月三名少年的视角讲述 , 第四部加入石兰形成两组“官配” , 但从30多集起 , 四人组集体下线 , 开始铺垫各角色支线 , 并进入诸子百家中的“农家”剧情线 。
随后40集、近两年时间 , 作品没再“回归主线” , 这种安排引发大量粉丝不满 , 将情节调侃为“农家乐” 。 插叙支线的方式在周更动画中并不少见 , 但《秦时明月》过去一直更像“季番” , 且为了支线让主角持续掉线 , 放眼所有动漫作品也相当罕有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