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雄狮少年》背后的文化交流与变迁

最近 , 最受热议的国产电影 , 无疑是一部带着“粤味”的动画影片《雄狮少年》 。 岭南风土、醒狮文化、少年成长、励志主题……这些元素让观众欣喜地看到 , 原来在拆除了“神话引擎”后 , 国产动画依然可以落回现实土壤 , 生长出活生生的人物 。
在中国欢乐喜庆的节日里 , “百兽率舞” , 而“龙”和“狮”是其中两个重要的角色 , “舞龙”与“舞狮”常常同时出现 。 “龙”的崇高地位自不必说 , 是中国神话中的灵异神物、万兽之首 , 但真实存在的“狮” , 又是如何深入中国民俗的呢?
佛教|《雄狮少年》背后的文化交流与变迁
文章图片

【佛教|《雄狮少年》背后的文化交流与变迁】《雄狮少年》电影剧照 , 盛放的木棉
“非土著”的进击之路
正如《雄狮少年》开篇中介绍的那样 , 舞狮又称狮舞、耍狮子 , 起源于中国 , 广泛流行于东亚和其他国家 , 是一种集娱乐、武术、杂技、音乐、信仰、竞技等为一体的民间文化活动 。 由于舞狮历史悠久、流布广泛、形式多样(比如分为了北狮和南狮) , 有关它的起源众说纷纭 。
比较可信的一种说法是舞狮自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国 , 随着佛教兴起逐渐盛行于民间 。 在现存史料中 , 有关狮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西域传》 , 写作“师子” , 是一种来自西域的动物 。 汉武帝通西域 , 与各国结邦 , 经过文化交流 , “百兽之王”狮子遂通过“丝绸之路”踏入中国 。 史书记录下了汉武帝时的大国繁盛景象:“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 , 食于外囿 。 殊方异物 , 四面而至 。 ”(《汉书·西域传》)
狮子并非是中国的“土著” , 却可以与“龙”一样化为中国人心中的图腾 , 进入中国文化 , 这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有很大的关系 。 两汉之间 , 佛教传入中国 , 佛经喻佛为狮 , 狮子是王权象征和护法灵兽 。 释迦牟尼的称号众多 , 其中就有“人中狮子”等 , 佛所坐卧之处称“狮子座”“狮子床” , 佛讲经为“狮子吼”;智慧的象征文殊菩萨 , 坐骑也是狮子 。 这些象征为狮子增添了神圣、吉祥的意义 , 狮子也就逐渐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和心目中的瑞兽了 。
与狮子同时到来的还有“驯狮郎” , 即带领狮子表演舞蹈的人 , 但此种惊险刺激的驯狮舞蹈 , 只局限于皇宫内苑中 , 平民百姓并无缘观看 。 于是 , 老百姓便根据书籍和传闻记载 , 运用艺术构思 , 进行塑造与装饰 , 制成假狮子 。 经过艺术化处理的狮头前额宽阔 , 有着噘起的鼻子和张开的大口 , 外形既威武又温顺 , 憨态可掬 , 充满了活力 。 老百姓在节日的时候 , 通过舞狮 , 以辟邪祟 , 迎接和平安宁的好日子 。
民间舞狮从什么时候开始?《汉书·礼乐志》中提到过“象人” , 据三国时的解释 , 即扮演“鱼、虾、狮”的艺人 。 不过 , 有关狮舞最早的记载 , 一般认为出自北魏时期的《洛阳伽蓝记》 。 其中提到 , 洛阳长秋寺佛像出游之时 , “辟邪师子导引其前 。 吞刀吐火 , 腾骧一面 , 彩幢上索 , 诡谲不常 。 ”清楚地记叙了辟邪的舞狮在队伍前方作引导 , 为后面“吞刀吐火”的杂耍伶人及佛教仪队开路 , 但没有说明表演的具体形式 。
到了唐代 , 舞狮已是大型宫廷舞蹈表演的一种 , 称为“五方狮子舞” 。 《旧唐书》中详细记载了唐朝时的舞狮:“缀毛为之 , 人居其中 , 像其俯仰驯狎之容 。 二人持绳秉拂 , 为习弄之状 。 ”人们用兽毛编织成狮子的模样 , 然后居于其中 , 模仿狮子的跳跃起伏表演 。 同时 , 还会有两个伶人“持绳秉拂”逗弄狮子 。 白居易的《西凉伎》中写道:“假面胡人假狮子 , 刻木为头丝作尾 。 金镀眼睛银帖齿 , 奋迅毛衣摆双耳 。 ”已经有了现代舞狮的样子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