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科举制度的规定,其考试大致分为四个级别,排名第一的是进士 , 第二的是贡士 , 第三是举人,第四是秀才 。
【古代科举探花是第几名 中了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高兴】大家知道,中国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到清朝结束 , 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被称为是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
按照科举制度的规定,其考试大致分为四个级别,排名第一的是进士,第二的是贡士 , 第三是举人,第四是秀才 。
通常情况下,考生通过院试后,就可以得到秀才资格,这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槛,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大学本科生 。
成为秀才即代表有功名在身,在地方上会受到一定尊重 , 有一些特权 。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等 。
但要说的是 , 秀才并不是公务员,它只是相当于拿到了可以考公务员的资格 , 所以接下来秀才如果想成为国家正式公务员,就可以去省城参加古代公务员的第一级考试:乡试 。
秀才考中乡试后就是举人 , 可以在地方担任小吏(基层公务员),名正言顺地吃国家皇粮 。
通常情况下,乡试结束之后,全国各地的举人,都要去京城参加全国性的会试 , 一般在第二年的春天举行,所以,又称为“春闱” 。考中的被称为“贡士”,第一名成为会元 。
等到会试结束后 , 再由贡士参加殿试,由皇帝做主考官 。殿试考试合格者,就称为了传说中的进士,也就是所谓的天子门生 。
通常情况下,进士分为三等,第一等就是所有进士中的前三名,又称“三鼎甲”,即状元、榜眼和探花 。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还要骑马游街;榜眼、探花授编修 。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 。
如果按照名次和被授予的官职 , 第一名的状元所得到奖励,明显要比第三名的探花好上太多 , 并且榜眼和探花都属于是状元的陪衬 。
但问题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获得探花的人,要比获得状元人还要高兴,这又是为何呢?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唐朝和宋朝时期流行的一个习俗 , 从而让探花郎脱颖而出 。
据史书上记载,在唐朝和宋朝时期,殿试的第二名和第三名,其实都被称之为榜眼,意思就是第二名和第三名分立状元左右 , 如其两眼,相当于是状元的陪衬 。
当时,在殿试结束后 , 朝廷一般会邀请所有进士参加一场大宴会,通常称之为探花宴,也就是一边欣赏漂亮的花朵 , 一边饮酒赋诗 。
在这个探花宴中的最高潮部分,是献花环节 。由官方在诸位进士之中 , 挑选一个最英俊帅气的人,由他摘取美丽的花朵,献给状元,这个献花的人被称为“探花郎” 。
换句话说 , 能被选为“探花郎”的人,说明他是所有进士中颜值最高的一个人 。
所以往往探花宴结束后,这位探花郎会成为了无数少女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 很多人都希望能够目睹一眼的他的尊容 。
甚至京城中很多男女老少,都会忍不住想好奇看看这个被认定的最帅进士 。
在这种背景下 , “探花郎”的名气甚至一度盖过状元郎,换句话说,大家都更希望看到探花郎 。
也正因为此 , 后来北宋状元余中便上书请求停止挑选“探花郎”这种做法,因为此举太抢状元的风头 。
再后来,朝廷经过多番考虑 , 便决定不再举办探花宴 。不过,虽然没有了探花宴,但探花郎这个名字 , 却逐渐成为殿试第三名的称呼 。
在这种背景下,也就形成了一个考场潜规则,那就是能够被朝廷钦点为探花的进士 , 相貌通常是出类拔萃,堪称小鲜肉 。
换句话说,谁能获得探花郎的称号 , 不仅意味着他才高八斗,还意味着他容貌非凡,是一种才华和颜值的双重肯定 。
同时 , 既然探花的才貌得到了皇帝的“官方认可”,他自然也就会成为朝中大员为自家女儿择婿的最佳人选,因此探花往往就会表现得比状元还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