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中国年最能打动人心、感染人情的,是年味 , 也就是独一无二的节日氛围,离不开传统节俗元素的营造 。春节礼俗包括祭祀之礼、宴飨之礼等丰富内容,所以承天时而顺人情、和人神而厚民俗,欢天喜地间乃深沉的中国智慧 。倘若没有了年味,斫丧其固有的节俗要素,年的文化生命也便走向衰弱 。
文武之道,张弛有度;尧舜心法 , 允执厥中 。人之在道,如鱼在水 。
毋庸置疑,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礼 。礼的本意,就是让人们过上文明理性、有尊严有意义的生活,原不在于繁文缛节 。所以说“礼者 , 理也”,合乎人情事理 , 又说“礼者,人之所履”,从日常生活到国家生活,凡事有个度,才能实现自由 。因此 , 阐释礼乐精神的《礼记》,就中国人的节俗文化 , 讲了一段耐人寻味的小故事:
孔子带徒弟参加腊祭,问子贡:“赐也,乐乎?”今天够热闹吧!结果子贡一本正经的答道:“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闹闹腾腾不太象话 。蜡祭的具体仪式暂且不论,既然是年终祭祀,起码具有沟通人神、致敬岁月的庄重含义,据子贡透露 , 实际上成了中国人的狂欢节,难怪让这位独行之士不屑一顾 。但还是孔子洞察现象背后的本质:“百日之腊,一日之泽 , 非尔所知也”,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到年底释放一下 , 其中的人情事理,“张而不弛 , 文武弗能;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
【新春鞭炮语录年俗:感天动地辞旧岁,红红火火迎新年】在这段貌似琐细的记载里 , 孔子上升到周文王和武王父子的天下文明之道,阐释节俗文化 。品味中国人的节俗 , 总是在平易近人间寄托着最深沉的治理思想,在不知不识甚至貌似无聊间化民成俗,凝聚起核心价值 。所谓“君子以礼饰情”,礼俗包括节俗不外乎人情,是故“合声色臭味之欲,喜怒哀乐之情 , 而人道备,”不见得那么高大上 。就像我们的春节 , 站在岁月轮回的节点上,表达对天地的敬畏、对祖先的感恩、对亲朋的友爱 , 从而调和天地人神,只要社会和谐,即是天地元气 。只不过,这一切不是在神圣的教堂里 , 不是在僵硬的文字中,而是在欢天喜地、送往迎来之间 。其中 , 凡事要张弛有度,避免抓住一个方面一刀切 。如此说来,倘若放在烟花爆竹问题上,孔子是限放派——顺应人情,与民同乐;子贡是禁放派——讲求秩序 , 反对狂欢 。
中国年,原本有个寓言 。在先民意象化的表达中 , 据说每到年底有个叫“年”的怪兽总是跑到人间为害,于是人们燃放烟花爆竹吓跑了年,从此战胜灾害与恐惧,留下欢乐与祥和 。可见,年俗文化与烟花爆竹有着不解之缘 。从春节习俗的起源来看,燃放烟花爆竹具有驱疫祈福的深意:瘟疫自古威胁着人类生存 , 其爆发与天时息息相关,尤其冬春之际易于流行 。许多看似无用的节俗,譬如饮屠苏、插艾草,都有祛疫的大用 。如此说来,那个害人的“年”,大概就是先民给瘟神刻画的图像罢 。我们不可能仅凭几挂鞭炮横扫瘟神,但起码可以用火的力量化解“湿邪”,唤来“喜神”:观察烟花爆竹的面相,无疑五行属火 。
所谓五行,来自中国人把握世界的大智慧,只要自己不迷信,便无关愚昧 。因为此处的“行”乃行走的行,意味着世界的永恒运动 。五行的意义在于从人的立场把握世界,《尚书正义》云:“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包藏着人类在宇宙中的生存之道 。其中 , 火意味着光明、热烈、赤诚,蕴藏着改造世界的伟力,拥有大红的面貌、刚健的品格,从而让心头光明喜悦 , 让日子红红火火,代表着民族文化心理中最热烈的部分 。投射在年俗里 , 从挂灯笼、贴对联到放鞭炮,渲染出热烈吉祥的节日氛围 。辞旧迎新之际,面对生命之旅的一路奔忙,让人们释放心灵、享受狂欢 。倘若没有了这些文化要素,年味在哪里呢?没有年味的年味同嚼蜡,还不如平安夜去幽会,耶诞节去购物 。倘若中国年只剩吃喝玩乐,便真的离我们远去了 。
年的记忆里 , 一串串鞭炮像一声声春雷,炸响寂寞长冬;一束束烟花像一簇簇繁花,唤醒灿烂新春 , 以欢天喜地的方式感天动地,表达着喜悦,烘托着喜气 , 振奋着喜神,乃中国人独特的行为艺术 。特别是大年三十凌晨到来的时候,远近的鞭炮声响彻万方,世世代代,我们以这种热烈而振奋的方式将岁月连接起来 。过年过个人情 , 难得“一日之泽”,乐在“赐也,乐乎” 。倘若我们文化遗产太多,实在用不着,听说韩国可要申遗了 。
不过,烟花爆竹既然五行属火,自然也带着原罪而来:污染环境、火灾事故、爆炸伤人 。这些问题自古而然,只是随着现代社会从生产生活到价值理念的深刻变化 , 文化传统势必面临重塑 。围绕烟花爆竹的限与禁,不少地方出台立法,数十年来处于历史波动期 。分析这种文化现象,从社会管理的表层来看 , 在工业化进程中,环保长期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 迫于生态压力禁放一度成为主流;从文化精神的深层来看,对于传统的态度,我国经历了从固守到破除再到回归的巨大历史曲线,如今继承传统包括弘扬节俗文化,重新成为人心所向 。尤其是历经三年疫情的压抑 , 人们迫不及待地要求解禁烟花爆竹,除去污秽,绽放心情 。
法律塑造民俗 , 文化培植法律,民俗陶冶人心 。凡事都有两面,而且越是重大的事物越突出,不见得抓住一个方面不放 。乐起来肆无忌惮,招灾;严起来不近人情,伤心 。在烟花爆竹禁与放的问题上,与其“一刀切”不如“一张一弛”,该放的放,改管的管 。孔子一生崇拜大舜,因为“舜其大知也与!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 , 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善于了解民意,把握事物的两面性 , 发扬好的一面、制约坏的一面,不极端、不偏颇 , 是为执两用中、大中之道,这才是中国人经典的治理智慧 。
天下文明 , 不见得根据一时的治理目标动辄切断传统,贵在把握其中的文化精神,巩固其中的文化生命 , 在继承保护的基础上才能谈创造转化 。春节之大,让我们站在岁月轮回的节点上,以欢喜之心,道一声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