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简介,你了解吗?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中一朵经久不衰的奇芭 。中国戏曲由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 。戏曲在中国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 。讲究唱、做、念、打,富于舞蹈性,技术性很高 , 构成有别于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 。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但是近几年来,戏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趋衰弱,受到了新生艺术的冲击 。
【中国戏曲简介,你了解吗?】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做“戏曲” 。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
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是主体 , 外国戏剧一般专指话剧 。
先秦——戏曲的萌芽期 。《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 。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 。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 , 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
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 。中唐以后 , 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
宋金——戏曲的发展期 。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 , 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
元代——戏曲的成熟期 。到了元代 , “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 , 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 。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
元杂剧是在民间戏曲肥沃土壤上,继承和发展前代各种文学艺术的成就,经过教坊、行院、伶人、乐师及“书会”人才的共同努力 , 而改进和创造出来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在形上 , 元杂剧用北曲四大套数安排故事情节 , 不连贯处,则用楔子结合 , 形成了一本四折一楔的通常格式(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中独有的长篇,共写了五本二十一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 。结尾用两句、四句或八句诗句概括全剧的内容 , 叫“题目正名” 。每折包括曲词、说白(宾白)和科(科泛)三部分 。曲词是按导师情需要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也叫曲文、唱词或歌词 。其作用是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 。全部曲词都押同一韵脚 。说白是用说话形式表达剧情或交代人物关系的一种艺术手段,分对白(角色之间的对话)、独白(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感情和愿望的话)和旁白(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带白(插在曲词中的说白)等 。科是动作、表情等 。一本剧通常由正末或正旦一人来唱,其它脚色有白无唱 。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
元杂剧作家 , 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创作的剧本至少在五六百种以上,保留到现在的也还有一百五十多种 。这些作品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生活的面貌,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已成为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通过描写一个善良无辜的童养媳窦娥的悲惨遭遇,反映了高利贷者的残酷剥削、地痞流氓的敲诈勒索和贪官污吏的徇私枉法 , 深刻地揭露了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了被压迫者感天动地的坚强意志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马致远的《汉宫秋》,借助历史题材 , 通过描写王昭君为国献身、毛延寿卖国救荣和王公大臣的腐败无能,对元代的民族压迫进行无情地揭露,对当时的统治者给予辛辣的嘲讽 。王实甫的《西厢记》 , 描写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 。从“惊艳”、“联吟”到“赖婚”,充分表现了崔莺莺对爱情的渴望 。但她出身于名门望,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和束缚 , 因此,又有“闹简”、“赖简”等曲折和反复 。在“听琴”、“佳期”、“长亭”几折戏中她终于走上了叛逆的道路,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喜剧色彩 。全剧以争取婚姻自主与恪守“父母之命”的矛盾为主线 , 以崔莺莺、张珙和红娘三人之间的误会和冲突为副线,互相交织,有节奏地展开,时张时弛,时动时静 , 时喜时悲,时聚时散,挥洒自如,色彩斑斓 。它那“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思想和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 都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 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
明清——戏曲的繁荣期 。戏曲到了明代 , 传奇发展起来了 。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 , 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 , 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 。温州是它的发祥地) 。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 , 也不受一人唱到底的限制,有开场白的交代情节,多是大团圆的结局 , 风格上大都比较缠绵,不像北杂剧那样慷慨激昂 , 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更便于表现生活 。可惜早期南戏的本子保留下来的极少,直到元末明初 , 南戏才开始兴盛 , 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 , 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 , 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 。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 。这部作品的题材 , 来源于民间传说 , 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故事,并且有一定的戏剧性 , 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 。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 , 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 。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 , 追求幸福爱情 , 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 。作者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战胜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取得了最后胜利 。这一点 , 在当时封建礼教牢固统治的社会里,是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的 。这个剧作问世三百年来 , 一直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直到今天,“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放射着它那艺术的光辉 。
小叟申明:内容和配图源自网络,经编排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侵权即删 。

中国戏曲简介,你了解吗?


中国戏曲简介,你了解吗?


中国戏曲简介,你了解吗?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