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如何防治和处理 ?

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及预防

2.1干缩裂缝及预防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 。水泥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 。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 。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千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 。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 。相对湿度越低冰泥浆体干缩越大,干缩裂缝越易产生 。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 。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 。干缩裂缝通常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 , 引起钢筋的锈蚀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水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水力劈裂影响混凝土的承载力等等 。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选用收缩量较小的水泥,一般采用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降低水泥的用量 。二是混凝土的干缩受水灰比的影响较大,水灰比越大,干缩越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尽量控制好水灰比的选用,同时掺加合适的减水剂 。三是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 。四是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 。冬季施工时要适当延长混凝土保温覆盖时间,并涂刷养护剂养护 。五是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合适的收缩缝 。
2.2沉陷裂缝及预防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 。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向发展,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 。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 。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对松软土、填土地基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 。二是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支撑牢固 。并使地基受力均匀 。三是防止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地基被水浸泡 。四是模板拆除的时间不能太早,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 。五是在冻土上搭设模板时要注意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
2.3温度裂缝及预防
【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如何防治和处理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 。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冰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当水泥用量在350~550kg/m3,每立方米混凝土将释放出17500~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达70℃左右甚至更高) 。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 。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实践证明当混凝土本身温差达到25℃~26℃时,混凝土内便会产生大致在10MPa左右的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 。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 。
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 , 裂缝多平行于短边;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缝沿着长边分段出现,中间较密 。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 。高温膨胀引起的混凝土温度裂缝是通常中间粗两端细,而冷缩裂缝的粗细变化不太明显 。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及抗渗能力等 。
主要预防措施:一是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二是减少水泥用量将水泥用量尽量控制在450kg/m3以下 。三是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 。四是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五是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作用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热峰的出现时间 。六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与结构尺寸相关 。混凝土结构尺寸越大,温度应力越大,因此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 。七是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等 。

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如何防治和处理 ?

3、裂缝处理

裂缝的出现不但会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还会引起钢筋的锈蚀、加速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疲劳、抗渗能力 。因此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具体情况我们要区别对待、及时处理,以保证建筑物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措施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表面修补法、灌浆、嵌逢封堵法、结构加固法等 。
3.1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一种简单、常见的修补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 。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
3.2灌浆、嵌逢封堵法
灌浆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混凝土的裂缝中 。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 。常用的胶结材料有水泥浆、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化学材料 。嵌缝法是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 。常用的塑性材料有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等;常用的刚性止水材料为聚合物水泥砂浆 。
3.3结构加固法
当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绪陶的性能时,就要考虑果取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 。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
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如何防治和处理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