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圆灯是什么意思,广东男丁点灯风俗

1、广东男丁点灯风俗 广东男丁点灯风俗
广东男丁点灯风俗,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习俗,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各地都会举办各种仪式来庆祝节日,这其中就有许多风俗值得大家去了解 , 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湛江生男孩点灯的风俗 。
广东男丁点灯风俗1
点灯又称上灯、添灯、升灯等,“灯”与“丁”音似,点灯(添灯)则添丁,这是一项为庆祝生育男丁且正式写入族谱的传统民俗,隆重且热闹 。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男孩”是点灯年俗不能变通的硬性规定,添口(生女孩)不点灯 。
在湛江,新添丁的家庭为了小孩的升灯,早在在春节来临之前则开始准备 。
首先是“定灯”――预定走马灯 。通常情况下,一个片区――面积不大的村落的走马灯制作 , 由一个手艺人负责,按照村民所需的数据及规格筹办 , 而后赶在正式升灯之前交付 。
其次,见告亲属――方便赠送男童新衣服,这是上灯风俗的重要构成 。
年初十前后,湛江各地的上灯年俗则陆陆续续进行 。
上灯有大致的仪式,走马灯被悬挂祠堂或象征神庙的临时棚之后,接下来是吊上“灯卵”且点亮内部油灯 , 最后道公佬协同当年上灯的家庭成员(上灯的男童及其父亲,祖父健在也会参与)进行隆重的拜祭仪式 。
“上灯”既成,男丁名字正式写入族谱,一方面有被集体认可及接纳之意 , 也蕴含了各种美好的寓意,平安、顺遂、聪颖、有为……
“结灯”的标志是喝过“上灯酒” 。
年十六,村民会再次邀请道公佬主持“结灯”的拜祭仪式,而后取下象征人丁兴旺,家族绵延千载的“灯卵”――带回家慎重保管,完成走马灯的焚烧 , 最后宴请亲友喝上灯酒 。
在梅州,各地上灯的时间因地而异,介乎正月初九至正月十八之间,一般集中在正月十二、十三、十四 。
梅州地区上灯的风俗,“请”花灯为最重要之一 。
上灯前一两天,新丁家庭约定成俗地组织一只请(买)花灯队伍 , 由“丁首”带头――上一年最先诞生男丁的家长,在锣鼓队及龙灯舞狮队的相随之下,一路燃放鞭炮且炮声不断“请”灯 。
花灯请回家 , 郑重安放在八仙桌之上,待上灯当天,“丁首”将召集其他家庭共同请出花灯,悬吊祖公厅屋梁下,并挂上象征男丁的灯带,灯带的数量依据上一年出生的男丁而定,新添五个男?。蛭逄醯拼吒瞿型蚱咛醯拼?nbsp;, 以此类推 。
当然,“升灯”不啻纯粹的将花灯升起来,事实上,升灯仪式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升灯前抢白花;升灯时放炮仗、烧烟火,也会举行舞龙、舞狮等表演……
以湛江及梅州两地为例,同是上灯的传统民俗,而“呈现”差异鲜明,可是无论形式上如何大相径庭,其寄意始终一致,一为添丁之喜悦,同时希望小孩快乐、平安、出人头地 。
广东男丁点灯风俗2
什么是“上灯”?
正月初十也是上灯节,这是一个古老的习俗,早在汉朝时期就有了,一般“上灯节”为五天,共分为三个步骤 , 分别为上灯,暖灯和落灯 。从正月初十的零时开始“上灯”,也叫“开灯” , 而这种上灯是专门为孩子祈求平安的 。
在《岑溪县志》中记载说:“每年正月初十,添了户且为当年正月初十前出生,已满月的人家 , 都要在这一天悬灯庆祝” 。“上”也就是“悬挂”的意思,而“灯”通“丁”,所以家中生了男孩就被称为“添丁”,与“添灯”谐音 。
意思就是前一年家里生了男孩 , 并且是在正月初十之前已经满月的孩子,到了正月初十这一天就要“上灯”,也就是“添灯” 。如果没有满月,则上灯的时间就到了下一年的正月初十 。
在上灯时 , 一般是孩子的父亲带着鞭炮,从自己家门开始一直放到村中的社根,然后将花灯悬挂在灯棚中 , 花灯上写有男孩的名字 。“社”指的是村中土地爷居住的地方 。
之后村中负责写族谱的长辈见到花灯后,就会把灯上面男孩的名字写进族谱 。在“上灯”这一天,最先祭拜祖先 , 也就是告诉祖先,家里“添丁”了 。并且要摆酒席招待村中人,俗称“请灯酒” 。
上灯之后还要“暖灯” , 也就是从正月十一之后,长辈要早晚到灯前观看,并且要往灯中添油和祭拜,以确保花灯日夜不灭 , 代表香火不断 。到了正月十六日,将花灯取下来悬挂于祠堂或者客厅中,谓之“落灯” 。
这种习俗就是希望孩子能得到祖先和土地爷的保护 , 可以健康成长 。之所以在“地日”这一天上灯,就是因为土地是万物之母,是万物的出生之地 。所以说“家中若添丁 , 地日必上灯”,是人们对孩子的`一种期望 。
广东男丁点灯风俗3
点灯仪式分为好几个步骤
一、开灯 。
开灯的时间是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二之间的一天 。具体日子由村里的风水师选定,但不能晚于正月十二日 。风水师根据最先出生的那个灯头的生辰八字,来推算确定开灯的吉日 。日子确定后,由祠堂负责通知各个灯头家 。
开灯之前要先搭一个灯棚 。灯棚是用木板搭起来的,长八米,宽四米,高四米,像一间三十多平方大的木板屋 。进门后左右两边的.木板上还雕刻有龙凤图案和八仙贺寿图 。
到了开灯那天,天刚亮,有灯头的人家就要敲起铜锣、打起鼓去村里的“洪圣庙” 。60岁以上的老人要穿长衫,将庙里供奉的洪圣爷、洪圣妈和金童玉女的神像请下来,为神像挂红,就是用红布披挂在神像身上,然后迎接到灯棚里,供奉在灯棚上方正中 。神像前面安放供桌,摆上大香炉和煎堆、茶果、水果等供品 。
灯头们由长辈抱着,先到祠堂举行开灯礼 。开灯礼按照灯头出生的先后顺序 , 一家家依次举行 。每户人家先把自家的供品摆到供桌上,供品有猪肉、鸡、煎堆、茶、酒和水果 。在香炉里插上香烛 。这时,由长辈将油灯盏点燃,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灯笼里 。灯笼为八边形的长型灯笼,直径两尺 , 高三尺 。
灯笼的八个面都画有图画,画着“仙姬送子”、“五子登科”等图案 。然后众人一齐将点亮的灯笼挂到祠堂的正梁上 。最后由家人抱着灯头跪拜祖先,一边拜一边敲打铜锣 。一般由灯头的父亲负责敲锣 。
拜三次之后,祠堂的仪式就结束了 。接下来再去灯棚拜神 。灯棚拜神的仪式跟祠堂基本相同 。拜完灯棚回到家里 , 每家还要在自家房屋的正梁上挂一盏灯 。灯的样式同祠堂一样,只是要小一些 。至此,开灯仪式就完成了 。以后每天早晚,灯头的家人还要去祠堂和灯棚上香叩拜,为灯盏加油 。灯要一直挂到正月十九 , 其间一直不能熄灭 。
二、抢炮头 。
这是点灯仪式中的一个庆祝、娱乐活动 。时间是正月十五上午,地点在村内的广场上 。
村民们用两张八仙桌叠起来,上面再安放一张凳子,把冲天炮立在凳子上,炮头上挂着一个彩头 。炮仗被点着后立即冲天而起 , 只听半空中一声震响,彩头从天而降 。村民们一拥上前 , 争先恐后抢夺彩头 。
谁抢到彩头,就预示着今年有好兆头 , 还会获得一份奖品 。一共要放九炮 。沙尾村莫氏共分为四大房,抢到彩头的一房人要在一起聚餐,以示庆贺 。今年获得奖品的一房人,明年又会还回同样数量的物品来,作为明年抢炮头的奖品 。
三、酬丁礼 。
农历正月十六是举行酬丁礼的日子 。这一天要在祠堂门外的广场上举行大盆菜宴 。这天下午五点钟左右,在祠堂门外放三声鞭炮 , 村里的男丁听到三声炮响 , 就会自动来祠堂赴大盆菜宴,不需另行通知 。
制作大盆菜宴的原料有萝卜、芽菇、腐竹、芹菜、猪肉、门蟮干、鱿鱼、鸭肉等十五种,每一种原料的重量都根据全村男丁的总人数按每人四两进行计算 。由有灯头的人家集体分摊,凑齐后交到祠堂 。祠堂要一样样验收过秤,保证一两不差后,安排人制作 。
制作方法是先将十五种主料分别制作成十五道不同风格、不同味道的主菜,然后以萝卜作为第一道菜铺底 。将十五道菜依次一层层装在一个大木盆里 , 每桌就一盆菜 , 称做大盆菜宴 。
四、圆灯 。
这是点灯礼的一道重要程序 。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九日 。这天早上,
灯头的家人带着灯头来到祠堂,在祖宗牌位前的供桌上摆上大盆菜、煎堆、酒、水果等供品,点燃蜡烛,燃放鞭炮,抱着灯头向祖宗跪拜、上香、进酒;拜完后 , 再把供品拿到祠堂门外,摆到一张桌上,以同样的方式拜天,拜完天,再拜祠堂大门内的土地神 。圆灯仪式结束后,就可以把挂在祠堂和家里的灯笼取下来烧掉 。
五、祭龙船 。
这是点灯礼的最后一道仪式 。圆灯礼结束后,族里的男丁要抬着一只龙船,到各家各户去拜 。龙船是用竹片和稻草扎成的,5尺多长,2尺来宽 。每家每户都要把家里不要的东西扔到船上 。拜完后再把龙船拿到海边去烧掉,表示把一年的秽气都送进大海去了 。
至此,整个点灯礼的仪式就全部完毕了 。第二天,即农历正月二十日,所有灯头人家要到灯棚去送神 。大家由族长带领,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将洪圣爷、洪圣妈的神像送回洪圣庙去 。然后,在族长主持下,族人要将灯棚拆除,把拆下的木板存放到祠堂里,等到来年点灯时再用 。
点灯礼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生礼俗活动 , 在福田地区原有的各个村落中代代传承不衰,已历数百年历史,蕴涵着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 。也体现了先人对人类生息繁衍的崇拜与敬畏,具有人类学和民俗学价值 。
同时,家族、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点灯礼对于增进家族、家庭的和睦,发扬爱国爱乡、尊老爱幼的民族传统美德,建设和谐社区有着一定的作用 。
由于福田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各个村落、各个家族在港、澳、台及国外定居的人员较多,点灯礼作为纽带,将他们紧密联系起来 。
至今,在国(境)外定居的人员生育男丁后,有的还要回来到本家族的祠堂点灯、让子女认祖归宗,参加家乡组织的元宵活动,吃传统的大盆菜,这对促进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与海外华人和台、港、澳同胞的紧密联系,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给孩子圆灯是什么意思,广东男丁点灯风俗

文章插图
2、春节妈妈给女儿送灯是什么意思送灯
又称送花灯 , 中国传统民俗 。即在元宵节前 , 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 , 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之家 , 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这一古老的传统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 , 则除大宫灯外 , 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 , 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
【给孩子圆灯是什么意思,广东男丁点灯风俗】你好 , 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
地方春节习俗之送孩儿灯,
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
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 。
如果这个答案能够帮到你,请及时采纳噢 , 谢谢!
长安地区第一年春节送灯重阳送糕 , 一对大灯笼带一莲花灯,送糕讲究俩个大糕有孩子了还有小糕 。寓意登高望远,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
1 灯(等)你回家娘家 。2 日子红红火火(红灯),团团圆圆(圆灯) 。
给孩子圆灯是什么意思,广东男丁点灯风俗

文章插图
3、12岁圆灯石榴灯可以吗可以的 。
圆灯是指孩子年满十二周岁那年,要在春节过后以及正月十五之前举行完灯礼,标志着孩子结束了童年时光,在逐步向成人迈进 。这一天孩子的家庭要举办一个比较盛大的完灯仪式,宴请亲朋好友 。
亲 你好 12岁圆灯石榴灯可以,对于圆灯没有什么讲究,不过古时候有12岁成人开锁这一说法 。
给孩子圆灯是什么意思,广东男丁点灯风俗

文章插图
4、儿子点灯什么意思 儿子点灯什么意思
儿子点灯什么意思,在生活当中,点灯可能对于大家来讲比较陌生,点灯是属于广东地区的一种习俗,点灯礼作为纽带,将他们紧密联系起来,下面我整理了儿子点灯什么意思 。
儿子点灯什么意思1
点灯这个习俗一般在广东地区比较常见,但是一般都是在女士生孩子后进行的一项活动 。这生子点灯的主要寓意为顺顺利利,健康成长 。还有一种点灯就是办喜事时会点灯,这个寓意不言而喻,一般都是希望新婚夫妇有红红火火,幸福美满的生活 。
这是比较常见的点灯方式,但是在巴渝地区,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有一种不常见的点灯方式 。那就是在大年三十点灯,或许在其他地方这不叫点灯,而且点灯的方式和广东地区的点灯方式是不同的 。
不仅方式不同,而且目的和寓意也不同 。广东地区主要是为了庆祝 , 而巴渝地区主要是为了祭祀 。而这种与我们所熟知的祭祀也不是很相同,普通的祭祀是为了祭祀我们的已逝去的亲人,帮他们点燃香烛,以表追悼之情 。但是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有一种比较古老的点灯仪式 。
这种点灯仪式可进行也可不进行,因为它不是为了悼念我们的逝去的亲人,而是给一些不认识的过路鬼魂点的灯 。在大年三十晚上,正是阖家团圆的时候,也会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点香烛 。但是一些老长辈会在屋外的马路边上点几根香烛,甚至会盛一碗饭倒扣在地上 , 他们管这个叫点灯 。
记得每年回老家过年,吃完团圆饭后,奶奶都会一个人拿着香烛和一碗饭出去,以前总是好奇那是在做什么呢?后来问大人,他们说那是给过路的鬼魂点个灯 。当时也没明白 , 为什么要给他们点灯呢,又不认识 。
长大了渐渐的明白,那就像是给没有家的人一点施舍或者说是温暖 。因为世间总有被抛弃的人,而鬼魂也是一样的,也会被人遗忘,没有人为他们点燃香烛,更不用说有祭祀品去祭祀他们 。所以我认为这是老一辈人对那些无家可归的鬼魂的’可怜吧 。
不过也有另一种说法,就是让那些迷路的鬼魂找到回家的路 。其实我认为不管是哪种原因,这都是人类的一种善良的表现方式,对亲人也好,对陌生人也好,都有一种尊敬的意义在里面 。但那都是过去的做法了,现在基本上没有这种说法了 。倒是有另一种说法 , 不是为了祭祀,而是为了守岁 。
在农村过年,在除夕都会通宵点灯,家家户户出除夕都是灯火通明 。以前没有电灯就是用煤油灯,而且家里火炉的烧得旺 , 整个村子显得很光亮 。这个习俗是由守岁而来,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 , 农村除夕都会睡得很晚,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或是做一些春节小吃 , 通常很晚才睡 。
守岁这个习俗的由来已经很久了,据记载南北朝时就开始有了 。我们家乡一直就有“三十晚上的火要旺”的说法 , 所以在除夕家里灯会一直亮着直到天亮,而且家里通常会多准备一些烤火用的东西 。这是表达对逝去岁月的留恋和对新年的美好期望之情,有辞旧迎新的意味 。
记得小时候家里吃完年夜饭 , 就会贴春联放烟花,平常都会很早要求小孩睡觉,但是在除夕却鼓励小孩熬夜 , 而且谁能坚持就可以得到尽可能多的压岁钱 。并且父母总会说过了今晚你就大一岁了,要更懂事,不能再调皮,其实这是在告诫我们要珍惜光阴 。
不管你是在哪个地方,听着哪一种点灯方式 , 那都是一种传统,都是一种好的祈福方式 。祭祀也好 , 祈福也好,都体现出了我们中华传统习俗文化的深奥与久远 , 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
儿子点灯什么意思2
凡是当年出生,要参加第二年元宵点灯的男丁,都叫做“灯头” 。按照莫氏家族的规矩 , 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灯头才能举行“点灯”仪式 。如果那年只有一个灯头,则只能吊“猪仔笼” 。
“猪仔笼”是用竹子编成的,形状像一个没有底的大箩筐 。这本来就是莫氏族人用来圈猪仔的用具 。所以“吊猪仔笼”这种仪式的寓意,就是希望来年莫氏家族新添的男丁不要像今年这样只有一个,而要像下猪仔那样,越下越多 。猪仔笼由祠堂负责,在仪式举行前安排人做好 。
吊猪仔笼的时间是农历正月十六早上 。地点是在祠堂中 。族长、家族中辈分最高的长老、祠堂公、灯头的祖父、父亲都要参加 。人们身着长衫,进入祠堂 。灯头由祖父或父亲抱着 。仪式由族长主持 。与点灯相比,吊猪仔笼的仪式较为简单 。
只是在族长的主持下,在祖宗牌位前点上香烛,众人一齐把猪仔笼吊到祠堂的正梁上,然后由灯头的长辈抱着灯头在祖宗牌位前上香、跪拜就行了 。猪仔笼由正月十六挂到正月十九 。
正月十九把猪仔笼取下后用火烧掉,整个吊猪仔笼的仪式就结束了 。吊完猪仔笼的灯头,等到第二年元宵节 , 还是要同后来出生的男丁们一起,举行正式的点灯仪式 。
儿子点灯什么意思3
点灯仪式非常隆重,时间也比较长 , 程序较为复杂,分为好几个步骤 。
一、开灯 。
开灯的时间是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二之间的一天 。具体日子由村里的风水师选定,但不能晚于正月十二日 。风水师根据最先出生的那个灯头的生辰八字,来推算确定开灯的吉日 。日子确定后,由祠堂负责通知各个灯头家 。
开灯之前要先搭一个灯棚 。灯棚是用木板搭起来的,长八米 , 宽四米,高四米,像一间三十多平方大的木板屋 。进门后左右两边的木板上还雕刻有龙凤图案和八仙贺寿图 。
到了开灯那天 , 天刚亮,有灯头的人家就要敲起铜锣、打起鼓去村里的“洪圣庙” 。60岁以上的老人要穿长衫,将庙里供奉的洪圣爷、洪圣妈和金童玉女的神像请下来 , 为神像挂红,就是用红布披挂在神像身上,然后迎接到灯棚里,供奉在灯棚上方正中 。神像前面安放供桌 , 摆上大香炉和煎堆、茶果、水果等供品 。
二、抢炮头 。
这是点灯仪式中的一个庆祝、娱乐活动 。时间是正月十五上午,地点在村内的广场上 。
村民们用两张八仙桌叠起来,上面再安放一张凳子 , 把冲天炮立在凳子上 , 炮头上挂着一个彩头 。炮仗被点着后立即冲天而起,只听半空中一声震响,彩头从天而降 。村民们一拥上前 , 争先恐后抢夺彩头 。
谁抢到彩头,就预示着今年有好兆头,还会获得一份奖品 。一共要放九炮 。沙尾村莫氏共分为四大房,抢到彩头的一房人要在一起聚餐 , 以示庆贺 。今年获得奖品的一房人 , 明年又会还回同样数量的物品来,作为明年抢炮头的奖品 。
三、酬丁礼 。
农历正月十六是举行酬丁礼的日子 。这一天要在祠堂门外的广场上举行大盆菜宴 。这天下午五点钟左右,在祠堂门外放三声鞭炮,村里的男丁听到三声炮响,就会自动来祠堂赴大盆菜宴,不需另行通知 。
制作大盆菜宴的原料有萝卜、芽菇、腐竹、芹菜、猪肉、门蟮干、鱿鱼、鸭肉等十五种,每一种原料的重量都根据全村男丁的总人数按每人四两进行计算 。由有灯头的人家集体分摊 , 凑齐后交到祠堂 。
祠堂要一样样验收过秤,保证一两不差后,安排人制作 。制作方法是先将十五种主料分别制作成十五道不同风格、不同味道的主菜,然后以萝卜作为第一道菜铺底 。将十五道菜依次一层层装在一个大木盆里,每桌就一盆菜,称做大盆菜宴 。
四、圆灯 。
这是点灯礼的一道重要程序 。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九日 。这天早上,
灯头的家人带着灯头来到祠堂,在祖宗牌位前的供桌上摆上大盆菜、煎堆、酒、水果等供品,点燃蜡烛,燃放鞭炮 , 抱着灯头向祖宗跪拜、上香、进酒;
拜完后 , 再把供品拿到祠堂门外,摆到一张桌上,以同样的方式拜天,拜完天,再拜祠堂大门内的土地神 。圆灯仪式结束后 , 就可以把挂在祠堂和家里的灯笼取下来烧掉 。
给孩子圆灯是什么意思,广东男丁点灯风俗

文章插图
5、陕西省内的习俗,给小孩送“全灯”,是源自什么时候?从正月初五起,开始送灯活动 。主要是舅父给外甥送灯,俗话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的谐音) 。另外还有干爸给干儿女送灯的 。灯的式样很多 , 有宫灯、碌碡灯(圆灯)、莲花灯、盆灯、羊灯、鱼灯等,还有各式各样的花鸟灯 。一般送一对灯笼,10根蜡烛,10根麻花,连送12年 。孩子接到灯后,每晚打(挑)灯成群结队地玩耍嬉闹,直到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这三天的“玩灯”叫做“闹灯”,“玩”、“闹”、“完”各有含义 , 
“玩”就是尽情地玩,特别是正月十五这天,燃放鞭炮,敬神祭祖,晚饭后门首挂灯,屋里院内旮旯拐角燃烛照明,给祖先坟墓烧纸送灯 。然后外出看热闹(焰火、狮子、龙灯、猜灯谜等) 。元宵节的特色就是大闹花灯,大闹而特闹之 , 要闹出一个水平来,看谁的灯笼好,看谁耍灯的技术高,谁就光采!也给娃的舅父脸上增添光彩!到了正月十六日晚上,这是一年灯节最后一个晚上,所以叫做“完灯” 。
意思是今年的灯节完了,因此要尽情地玩灯 , 耍以灯打灯,把灯打碎、烧掉,这样才开心 。因为明年不能打旧灯笼,打旧灯笼,舅父就会害红眼?。馐敲窦涞募苫?nbsp;, 所以把灯笼打完了事,就是“完灯”的含义 。到了唐玄宗时,元宵赏灯更为盛行 。规定元宵节前后三夜驰禁,开市赏灯 。宋代与唐朝相同,曾颁布诏令,把元宵节赏灯作为一项制度定下来 。明太祖建都南京,为了招徕天下富商,放灯十天 。
清太宗时,仍然规定元宵三夜,开市赏灯 。到了近代 , 全国各地赏灯的日期,虽然参差不齐,但赏灯的风俗已经固定化了 。民国以来 , 元宵节赏灯的时间一般为三天,正月十四日为“试灯” , 正月十五日为“闹灯”,正月十六日为“完灯” 。凤翔县於元宵节宴请女儿、女婿,称之“吃十五” 。并送灯、送油 , 称之“添油” 。
在中国传统民俗方面,陕西省民俗文化底蕴深厚 , 民风古朴,富有地方特色 。由于西安在历史上是西汉,隋唐的首都 。而闹花灯的西俗始于西汉,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到了隋唐闹花灯更为兴盛 。陕西省的闹花灯也添加了舅舅要在正月十五前给外甥送花灯,是必须的 , 是少不了的礼物 。送灯是陕西地区,尤其是关中地区的传统民俗,给小孩送灯 , 一般是小孩舅家,还有姨妈或者小孩母亲家的亲戚,另外还有干亲 。
送灯,是从小孩出生第一个春节,一般是正月初六开始,现在有些是初三就送了 , 因为春节时间有限,大多选三六九,但是初九以后送灯就太晚了 , 不太好 。送灯除了灯笼之外,还有蜡烛和麻糖(麻花) 。主家会准备丰盛的酒席款待送灯的亲戚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让人们更能领略到西北黄土风情的深韵 , 当地人从女儿出嫁后头一个春节开始,娘家人要选择正月初二到初八中的任何一天,给出嫁的女儿送灯,送灯有前途光明,幸福美满的寓意 。正月十一到正月十五,女子便把灯笼挂在自家的大门上以示吉祥 。
送孩子的灯笼要比送女儿的稍小些 , 便于小孩打,这里的小孩都有正月十五打灯笼满世界疯窜的往世,满满的回忆,许多人一提到童年打灯笼的情景,不由自主留露出童年的幸福 。送灯这个习俗每年如此,直到小孩12周岁为止,意味”完灯“,这是最隆重的一回 。完灯时孩子的父母要为孩子摆酒席庆贺 , 同时邀请亲朋好友来参加 。
送完灯笼,在端午前后还要送曲莲(面粉制品) 。这两个是配套的,通常送到小孩第一个本命年为止 , 有些地方会送到第二个本命年完 。在完灯这一年,主家要提前提上大礼(猪肉,烟酒 , 礼馍,还要给干亲买衣服),这次一般会约在同一天送灯,送的主要是大的宫灯或者圆灯 , 都是一对,用竹子挑着 。当天就挂上,一直挂到正月十五结束 。另外,新婚夫妻头一年,娘家也会送灯,这期间,夫妻双方要到丈人家躲灯,躲灯期间可以到女方亲戚家吃饭转悠 。送灯文化是一个传续很久的民俗 , 属于非遗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活动,更是长辈对晚辈的爱和希冀 。
全灯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文化,陕西民风古朴 , 富有地方特色 。当舅舅要在正月十五前给外甥送灯笼是少不了的礼物 。俚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就是出自这习俗 。使人们更能感受到西北黄土大地传统民俗风情的神韵 。
隋唐时期陕西省的闹花灯也添加了舅舅要在正月十五前给外甥送花灯,是必须的 , 是少不了的礼物
源于十五,有寄托美好愿望的意思,希望小孩子健康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