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秧歌是藏族的游艺民俗吗秧歌是藏族的游艺民俗 。秧歌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是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农村流行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一般在一些重大节日或者大型活动中进行表演,是一种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舞蹈贴近生活 , 充满了民族气息 。因为地区风俗、历史文化、环境等各不相同,所以各地的秧歌又有一定的不同,主要有陕北秧歌、晋北秧歌、东北秧歌、和南秧歌、河北秧歌、鼓子秧歌等 , 不过大多数的秧歌都是以秧歌队为主要形态进行表演,舞队人数少则十几人,多则上百人 。扭秧歌最早源于农民在插秧的时候进行的歌咏活动,起源于农业生产活动,在每年春耕的时候,农家妇女儿童多人一起到田里插秧,一人敲鼓,鼓声一响,就“群歌竞作,弥日不绝”,于是也被称为“秧歌” 。
文章插图
2、秧歌是哪里的民间艺术北方地区的民间艺术 。
秧歌”是汉族舞蹈,源于插秧耕地的劳动生活,它又与祭祀农神,祈求丰收所唱的颂歌有关 。秧歌流行我国北方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汉族地区,是我国农村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 。主要于农历重大节日在广场上表演,是一种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
扭秧歌时人们所穿的服装色彩对比强烈,红蓝黄绿,五彩缤纷 。手持飘舞的红绸 , 大家在锣鼓的伴奏声中,边歌边舞 , 以此抒发愉悦的心情 , 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
秧歌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舞蹈风俗 。
可分为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不同类型 。是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艺术之一 。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 。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 , 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 。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 。
文章插图
3、朔州的民风民俗有哪些一 , 扭秧歌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 。在民间 , 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 。
二,耍孩儿
又称咳咳腔,是山西雁北地区观众所喜爱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 。是以曲牌名命名的一个戏曲声腔剧种,它源于桑干河中游,曾活跃于大同、朔州及晋西北神池、五寨,内蒙的呼和浩特、包头等地,深受观众喜爱 。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已有耍孩儿的班社活动,它的形成至少在此以前 。耍孩儿是祖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被专家誉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 。
三, 剪花儿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 。区别在创作时 , 有的用剪子 , 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
四,踩高跷
踩高跷 , 是汉族传统民俗活动之一 。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 。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深受群众喜爱 。
五 , 踢鼓拉花
民末流传于本地,表演生动、活泼、艺术性强 。该舞蹈为分小场、大场 。一般小场有一股一花、一股两花、一股四花及二股二花;大场最多有八对股子,每对股子后随两花,表演分跑圈子、摆阵 。
角色分“踢鼓”、“拉花” 。男角色踩着鼓点以腿功“踢”为主 , 称“踢鼓”;女角儿一手持扇 , 一手执彩巾,随“踢鼓”以拨陷舞步围转成蹲转,称“拉花” 。
参考资料来源:朔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生活习俗
【扭秧歌是哪里的风俗,秧歌是藏族的游艺民俗吗】朔州地区每逢春节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老乡们叫它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 。
文章插图
4、东北有什么民风民俗?节日:和全国都一样,过年吃饺子,放鞭炮 , 贴春联,串门什么的 。晚上守岁之后还要吃一次饺子 。
饮食:特色――――当当当当~~~~酸菜 。这个是别的地方没有的 。就是在入冬的时候买许多白菜(也有大头菜,但不如白菜好吃~),洗赶紧,放进缸里 , 撒上盐,密封 。一直到一个月左右 。东北人爱吃炖菜 。因为天气冷 。还有人参,鹿茸 。这是特色嘛~东北菜量大,味道重 。还有蘑菇,野菜 。东北人喜欢吃面条,生蔬菜蘸大酱 。最喜欢饺子 。各种馅的 。还有杀猪菜 。比如血肠 。杀猪菜都要用刚刚杀死的猪做 。
生活:用芴噜草做铺盖 。既暖和,又可以用来防潮 。在晚饭后,老年人喜欢聚集在一起,扭秧歌 。还看二人转 。“宁舍一顿饭 , 不舍二人转” 。东北人性格豪爽,重感情 。长春还被评为“最有人情味的城市” 。让我再想想还有什么……其实我就是长春人……
饮食方面:吃炖菜,喜辣味(受俄罗斯影响合气候原因,口味为酸辣) , 腌制蔬菜,如酸菜、辣白菜(腌制辣白菜与朝鲜饮食相似),东北大饺子驰名 。
休闲文化方面:扭秧歌,表演和观看二人转 , 东北的小品(与南派小品形成我国两大小品派系,目前东北一派成为主流) 。
东北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 , 又称:唱蹦子、吉剧、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 。是由东北民歌演变而来的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之一 。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东部三盟一市 。
虽然二人转偶尔会有些低俗的词句和动作,但还是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观赏价值的 。因此,现代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对二人转如此评价:她好像一个天真、活泼、淘气、灵巧、泼辣甚至带点野性的姑娘 , 既很优美,又很自重,也可以说是带刺儿的玫瑰花 。
二人转集中反映了东北民歌、民间舞蹈和口头文学的精华,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 。是东北人文化生活中最普及的一种民间文化 。在东北,上自七、八十岁老人,下到几岁孩子,都会唱上几口,什么《王二姐思夫》、《西厢记》、《猪八戒背媳妇》、二人转小帽等 。唱二人转,几乎是东北人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东北人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文化 。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 。
二人转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 。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 , 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 , 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 。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同时揉进了其他演唱形式的一些曲牌、民间小唱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 。在民间中流传着 “宁舍一顿饭 , 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 。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 。
二人转最初就来源于地头文化,过去的东北农村 , 文化生活很贫乏,在田间地头,随意一块空地 , 一男一女不用任何道具就可以畅快淋漓的唱上一出,二人转给寂静的山村带来了欢乐 。那些动作比如扔手绢,转扇子、互相打情骂俏 , 以及唱腔都是一种发泄,一种随意 。东北人生来强壮,过去靠游牧或渔猎生存 , 放荡不羁的性格使人们可以无所避讳地谈性 。东北的冬季十分漫长,农民只好坐在炕头上磨嘴皮子,这时“荤段子”就成了他们插科打诨的作料 。因此解放前的二人转里就有很多“荤性”,“荤口”,演员在台上口无遮拦率性而为,“荤嗑”、“粉词”满天飞 , 用以吸引观众 。甚至有人说,二人转是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一盘“农家菜”,是东北民风民俗的一种体现 。如果二人转没有了性文化 , 失去了它的“粗”和“俗”,二人转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也失去了农村广大市场 , 也不能称之为二人转了 。
二人转由男(“下装”)、女(“上装”)二人(“一副架”)演唱,“上装”以“手玉子”、“下装”以小木棒为道具 。基本曲调有“文咳咳”、“武咳咳”、“喇叭牌子”、“大救驾”、“四平调”、“十三咳”、“红柳子”、“胡胡腔”、“小翻车”、“大悲调”等 。常演节目有《打鸟》、《卖线》、《阴功报》、《古城》、《蓝桥》、《西厢》、《坝桥》、《双锁山》、《华容道》、《游宫》、《报号》、《赔妹》、《盘道》、《禅鱼寺》、《杨八姐游春》等 。
原生态的二人转被称为“黄色”二人转,经过改造的二人转被称为“绿色”二人转 。但东北人却认为,二人转最抢眼的地方就是“浪”字 , 略带点色的段子在二人转中表演得出神入化,既直露、火爆、不羁,又让初来乍到的你在冷不丁目瞪口呆、面红耳赤之后 , 心里暗自叫绝,咧嘴儿会心一笑 。一笑之际,彻底放松,台下的观众在笑声中显露了其生活真实的一面,二人转毫不掩饰它彻底的娱乐精神 。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 。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 , 边说边唱,边唱边舞 , 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还有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称“拉场戏”;伴奏乐器以二胡、板胡、唢呐、电子琴为主 。
二人转的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 。“四功”即唱、说、扮、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 。四功“唱”为首,高亢红火,风趣幽默,讲究味、调、劲;“说”指说口 , 多采用民间生动活泼的语言,以插科打浑为主 , 机智灵活;“扮”则指扮演人物以形写神,以假乱真,讲究“二人演一角,人分神不分”,“一人演多角 , 人不分神分”;而“舞”更是别具一格,肩功、腰功、步法很有特色 , 尤其腕子功,包括平腕、翻腕、甩腕、压腕、绕腕、抖腕等多种,不一而足,令人拍手称奇 。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 。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 。
解放前,民间艺人在农闲季节,邀集成班,多数是“唱屯场”,演唱在夜间进行 。三五日后,请当地乡绅当“齐头” , 向各家各户“齐钱”或“齐粮”(即收钱或收粮) 。少数是到城镇“串店门子”,在大车店中演唱,在演唱中向观众(多为旅客)“齐钱” 。
解放后,人民政府关怀、支持二人转的繁荣发展,举办二人转老艺人训练班,新学员培训班,请老艺人向学员传艺,组织二人转艺人互相观摩,特别是近年流行的通俗唱法和电声乐器等也已揉进二人转中,逐渐演变成现在的一门综合曲艺形式,表演形式与唱腔也更加丰富了 。二人转的不断发展完善,充分体现了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和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 。在演唱内容上除优秀的传统节目外,增加了反映现实生活的节目,在表演形式方面基本上剔除了“浪”、“逗”等低级趣味的东西,随着女演员的不断增多,男串女装的现象也已少见了 。
东北的民风民俗包括:二人转,扭秧歌、火盆等
1、二人转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 。是一种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悠远的原始文化传承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
它植根于中国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东北部等地区 。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 。
2、扭秧歌
扭秧歌,是东北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 , 是我国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之一 。它的前身是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 。每年春耕时 , 农家的妇女儿童数以十计,一起到田里插秧 , 一人敲起了大鼓,鼓声一响,"群歌竞作,弥日不绝",称之为"秧歌" 。
3、火盆
火盆是东北民间的一种取暖工具,里面盛上“小灰”,端到火炕上.顿使满屋生暖 。从前,北方居民室内取暖多靠火炕,屋内的热度往往不易升高 。
拓展资料:
东北地区人类活动的遗址相当多 , 旧石器早期遗址遍布辽河、松花江流域,遗址文化类型与北京猿人、山顶洞人的基本特质完全一致 。到了周代 , 东北各地的原始部族经过融和、迁徙,逐渐形成了很多分支 。从原始社会(约前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一些部族的共同生活到现代(21世纪);
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地理文化大区和经济大区,不是行政区;“东北”一词,最早发见于《周礼?职方氏》 。
东北地区顾名思义就是是我国的东北方 , 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这三个省份 。东北地区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东北人很容易被辨识 , 其大气的地方口音,豪迈的性格特点 , 是典型的代表 。东北地区的特点也是很有辨识度的,因其在中国版图的最北面,其后市全中国最寒冷的区域,冬季寒冷,夏季气温也不高,整体湿润的特点 。平原广阔,土地肥沃,农业发达 。植物动物资料也是相当丰富的 。因其特色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演变过程 , 东北有着自己独特的民风,也有其具有代表性的大人文风俗 。东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不断迁入的地域 , 因此汇聚了很多民族,各个民族将自己民族的特色民风融进了这个地方,渐渐的形成了东北地区的人文风俗 。
硬件设施上来说,首先是房屋,一个地区的房屋特点反映了很多问题 。东北地区的房屋俗称 口袋屋 , 坐北朝南,主要就是为了抵御东北地区的寒冷环境,这样的房屋容易取暖 。房屋中最有特色的物件当属火炕,盘腿坐在炕上,吃饭聊天,全家人其乐融融 。全身暖暖的,外面再寒冷在炕上也是很是温暖的 。东北地区经常是一冬天的大雪 , 并且冬季时间持续时间长,因此雪橇便顺利厂长的成为了他们的一种交通工具,现在更是成为一种特色的旅游招牌 。在服饰上 , 东北人的一种特色服装便是一种叫乌拉的鞋子,大多是用牛皮等动物皮草制作的靴子,这为东北人冬天步行深雪中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说起饮食,东北饮食给你的感觉就是朴实,他们的主食就是 饽饽 ,各种饽饽只要是个东北人几乎都是会做的,一年四季也有相对应的种类 。其次还有很多其他出名的美食,比如朝鲜冷面、豌豆黄 。
东北地区有着有贴名言警句的春帖子,其独特的风俗习惯,比如春节一般是会贴对联的,而在东北地区,立春时候也是要贴帖子的 , 有贴名言警句的春帖子,也要贴上春牛 , 寓意一年的丰收,立春时候还要吃春饼,共同迎接陈天的到来 。
东北地区有着十分重视祭祀 , 也很注重神说,每逢出行,重大节日都要先占卜算卦 , 以侧凶险 。各类祭祀在东北都是十分重要的活动,成年都是在祭祀活动中进行的 。
说起东北地区的文艺,马上就会联想到扭秧歌 , 那独特的音乐,朴实大气的舞蹈,彰显的正是东北地区朴实的民风 。此外因外这是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少数民族的特色节日与活动自然也不会欠缺 。如鹿神节 , 抹黑节 , 接甲节就分别是居住在那里的郝哲族、锡伯族、朝鲜族的特色节日.还有很多奇特民族的特色节日,可以说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地 。
东北的民风民俗包括:二人转 , 扭秧歌、火盆等
1、二人转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 。是一种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悠远的原始文化传承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
它植根于中国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和河北省东北部等地区 。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 。
2、扭秧歌
扭秧歌,是东北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 是我国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之一 。它的前身是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 , 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 。每年春耕时,农家的妇女儿童数以十计,一起到田里插秧,一人敲起了大鼓 , 鼓声一响,"群歌竞作,弥日不绝" , 称之为"秧歌" 。
3、火盆
火盆是东北民间的一种取暖工具,里面盛上“小灰”,端到火炕上.顿使满屋生暖 。从前,北方居民室内取暖多靠火炕,屋内的热度往往不易升高 。
拓展资料:
东北地区人类活动的遗址相当多,旧石器早期遗址遍布辽河、松花江流域 , 遗址文化类型与北京猿人、山顶洞人的基本特质完全一致 。到了周代,东北各地的原始部族经过融和、迁徙,逐渐形成了很多分支 。从原始社会(约前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一些部族的共同生活到现代(21世纪);
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地理文化大区和经济大区,不是行政区;“东北”一词,最早发见于《周礼?职方氏》 。
杀猪菜
杀猪在东北农家算是一件大事,因为一般人家每年也就是一两次,几乎相当于过节 。每个村屯里都擅长杀猪的人,由他们“掌刀”,不仅干得干净麻利,而且不浪费有用的东西,把猪的肉和头、蹄、下水(内脏)、血、骨头等各部分收拾得井井有条,分门别类,各尺其用,拿民间的话说是“能多杀出来五斤肉” 。当然,请这些杀猪的“把式”也要给一定的报酬,杀猪者也并不推辞,因为这是约定俗成的惯例 。在杀猪的这天,主家都要请至近亲友前来聚宴,既为联络感情,也是表示庆贺 。东北至今还有专门经营“杀猪菜”的饭馆,在某些方面就是沿用民间的这种风俗 。
冻饺子
东北人素有吃冻饺子的习惯,尤其在春节 。人们预先把饺子包好,送到屋外冻实,然后用袋子装起来 , 等要吃的时候,把冻的"当当"响的饺子下锅煮,不过,火要旺一些 , 一开锅就掀盖少许浇点冷水,免得皮软 。煮熟后吃起来犹如新包的一样鲜美 。这样即方便,又节省了节日的时间 。和超市的速冻饺子不同,自己包的好吃 。
火坑
火坑多以土坯或砖彻成 。上面铺上牛皮纸,刷上油漆,既干净 。又美观大方 。火坑具有一定可科学性,一般坑在里屋,兰炉灶在外屋,做饭烧火,烟热通过炕洞转一圈到烟囱腾升,一曰三餐烧三遍火,炕面上始终是热乎乎的 。
秧歌 二人转更是代表了
文章插图
5、北方过春节的风俗习惯1、扭秧歌
扭秧歌是北方过年特有的习俗,不管男女老少组织在一起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扭秧歌拜年,场面十分热闹 。
2、祭祀
在春节的时候人们都会准备好贡品祭祀已故的亲人,表示对他们的怀念 , 希望他们保佑自己一家人在新的一年一帆风顺 。
3、蒸馒头
腊月二十九 。过年,主食就是白面馍馍 , 也是所有人期盼吃到的美食 。如果说发面是个技术活儿的话,那么蒸馒头则是个体力活儿 。馒头要反复地揉,才会有劲、好吃 。
所以蒸馒头的时候 , 各家的男人们往往也会上场助阵 。做好的馒头剂子要大小均匀,然后才上屉蒸 。有的人家还会在馒头上做一些图案 , 或者塞个红枣在馒头顶上 。
4、扫旧
新春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大扫除,把家里里里外外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 即是迎接新春佳节,又有扫除晦气之意 。
你知道春节有什么风俗习惯吗
大年三十贴春联放鞭炮 有的地方有剪窗花的习惯
三十晚上吃团圆饭 一般是饺子 12点的炮声是少不了的
大年初一一般都是团拜 邻居和同事
初二开始走亲戚看朋友 相互拜年 道贺祝福
到十三街上会有社火表演 舞龙 舞狮 踩高跷 划旱船 打太平鼓啊什么的
十五吃元宵 晚上会有灯会和烟火表演 也可以放个孔明灯啥的
贴对联放炮吃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