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莘县小伙伴们!你知道莘县名字的由来和历史故事吗?莘 县
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早在新石器时期,境内已有氏族部落存在 。今之观城一带,曾为夏朝的国都 。唐虞三代属兖州之域,春秋战国时,莘地先后属卫 , 属魏 , 属齐;秦置阳平县(即后之莘县) , 属东郡;汉代,阳平、东武阳(即后之朝城县)、畔观(即后之观城县)3县并存;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分为36郡,时属东郡,始置阳平县 。后齐改为乐平县 。后周设莘亭县 。586年(隋开皇六年)复称阳平县 。588年改称清邑 。公元606年(隋大业二年)始称莘县 。宋代先后属河北东路大名府和中书省南部东昌路 。明代属东昌府 。清代属山东省布政司东昌府 。民国初年属山东省东临道, 为州,为郡,为县 , 地名寻改寻复,隶属迭经更变,1928年直属山东省 。1944年8月1日,莘县全境解放 。1949年至1952年属平原省聊城地区 。1958年底撤销莘县建制,属地划归范县、冠县 。1961年7月1日复置莘县 。1964年后金堤以北之范县属地全部划归莘县 。
据考证 , 莘县为龙山文化遗址,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从我县地理位置上看,地处黄河故道,因草随水长,人依草生,古人类就对这块沃土有所开拓,并形成了一个个聚落居地 。这就孕育着莘县地名的产生,从而直到有了语言、文字,才有了地名的产生和记载,可见,莘县地域的历史源远流长 。
据《方舆纪要》载,秦始皇(赢攻)三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兼并六国、罢侯置守,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莘县属东郡,时为阳平县,距今2226年,曾几度更名,秦时为阳平县,南北朝北齐时改为乐平,北周改曰莘亭县,隋朝又恢复阳平,曾改曰清邑,后又改曰莘县,沿用至今 。
从莘县的地名资料来看,早在战国时期业已形成的地名流传至今有15条,如马陵、道口等 。这些地名多半是依地物地貌为命名特征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般不易演袭,她们之所以能够演袭下来是因为在她们身上曾经发生过重大的历史事件,就马陵道来说,是战国时期脍炙人口的齐国军师孙殡逼杀死魏国将军庞涓之地 。
自秦至元代形成的地名约有300多条 。秦统一全国后,基层行政单位设有乡、里、亭,如炉里、王亭等名称 。汉代大兴地主庄园,在村庄周围修造围墙,以防卫所用称寨,如大王寨、百寨等,这些名称构成了我县许多地名的通名 。三国时期魏踞中原,曹操在此大搞屯田,张屯、大屯等名称由此而来 。隋唐时期、佛教盛行,寺院林立 , 由此产生的地名有舍利寺、观城等 。宋代战争频繁 , 民不聊生,村名有减无增;元代为了加强通讯联络,在主要交通要道上设驿站,凡十里设一铺,如十里铺、王铺等由此而得名 。
明清两代是莘县人口、村庄、地名猛增的时期,产生并沿用下来的地名多达一千多条,其主要原因是:1、明初从山西大量迁民此处建立了许多村庄,这些地名没有什么特色 , 主要是取名村或庄 。2、清朝时期战争平息 , 土地垦殖广泛,大批新兴聚落诞生,一村分两村、多村的情况甚多,这些地名更为普通,绝在多数是在以其原名为其通名 。如前卓庄则是从原来的卓庄(现叫后卓庄)迁出立村 , 古城大阎庄则是从北阎庄迁出立村 。
境内属太行山隆起以东的下沉地带、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自然比降六千分之一 。自然地貌坡、洼相间,微度起伏,沙、壤、粘土质分明 , 壤土面积大且土层深厚 。境内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裕,雨势同季 。徒骇河、金线河自南部发端,向北纵穿大部县境;金堤河流经县境南端;马颊河、鸿雁渠从西北部斜穿而过;仲子庙、范莘、道口等人工干渠分别从东、中、西部纵贯全境,河渠交错,共同构成了全县的排灌系统 。优越的自然条件,极利人类和动植物生息繁衍 。宋元以来 , 虽迭经灾荒、战乱,但人民依然躬耕下辍,厮守着这方盛产“五谷”、“六畜”的热土,所产小麦、荸荠、辣椒以及鲁西黄牛等 , 或进贡京师,或远销外地,享誉遐迩 。据对全县1159个自然村分析,
(1)以村、庄等通名冠以姓氏的地名有553条,如张庄、李庄等 。
(2)以地物地貌命名的有233条 , 如山谷、流水坑等;
(3)因事奇闻命名的有172条,如车川口、马捞庄等;马捞庄就是从前有一人在井边饮马,不慎掉入井中,马就站在井边将缰绳拖入将人拖出,人称该村为马捞人庄 。
(4)以历史遗址及人物、姓氏、墓地、故居命名的有107条,如李大人庄、太子张庄等 。
(5)以人名命名的有13条 , 因村人官大或艺术高超很有名望如李名杨、王顺延等 。
(6)以其他命名的有78条其命名特征各异 。总之 , 全县的居民点地名语词鲜明地揭示了境内地形特征,形象地展现了莘县黄河故道的地理景观文化 。
【徒骇河名字的由来,莘县小伙伴们!你知道莘县名字的由来和历史故事吗?】对此,你怎么看,请底部留言
来源:莘县史记
地名(3)莘县(1)阳平(1)
文章插图
2、徒骇河的发源地是哪里徒骇河发源于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瓦屋头镇,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山东的莘县、南乐(河南省)、阳谷、聊城、茌平、高唐、禹城、齐河、临邑、济阳、商河、惠民、滨县和沾化等14个县市 , 于沾化区套儿河口注入渤海 。
扩展资料:
徒骇河是宋代漯川堙没后逐渐演变而形成 。随着黄河的南徙 , 为适应地表径流排泄的需要,在古漯川流域发育了一些新的河流 , 明代以前一般都称土河,即为徒骇河的前身 。
徒骇河由来已久 , 历经沧桑 , 是由古代相继形成的商河、土河(徒河)等河流疏通合并而成 。一说,当时因大禹治理此河时用工极多,又因当时两岸森林密布,野猪出没,时有民夫被伤,众徒一骇重劳,又骇野猪,故名为徒骇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徒骇河
您好,徒骇河属于海河流域,位于黄河下游北岸,流经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从西南向北呈窄长带状 。干流自聊城地区莘县文明寨起,流经聊城、德州、惠民3个地区13个县(市) , 在惠民地区沾化县与秦口河汇流后,竟东风港于暴风站入海 。
文章插图
3、介绍一下徒骇河?徒骇河属于海河流域,位于黄河下游北岸,流经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从西南向北呈窄长带状 。干流自聊城地区莘县文明寨起 , 流经聊城、德州、滨州3个地区13个县(市),在滨州市沾化县与秦口河汇流后 , 竟东风港于暴风站入海 。总流域面积13902平方公里,其中聊城地区境内5189.1平方公里;干流总长度436.35公里,其中聊城地区段169.26公里 。聊城市境内徒骇河支流有37条 , 其中新金线河、赵王河、小运河、西新河、四新河、七里河、管氏河、赵牛河等8条较大 , 流域面积都在300平方公里以上 。
徒骇河
徒骇河属于海河流域,位于黄河下游北岸,流经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从西南向北呈窄长带状 。干流自聊城地区莘县文明寨起,流经聊城、德州、惠民3个地区13个县(市),在惠民地区沾化县与秦口河汇流后,竟东风港于暴风站入海 。总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聊城市境内徒骇河支流有37条,其中新金线河、赵王河、小运河、西新河、四新河、七里河、管氏河、赵牛河等8条较大,流域面积都在300平方公里以上 。
文章插图
4、徒骇河发源地是什么徒骇河,发源于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瓦屋头镇同智营,干流经河南省濮阳市南乐的阎村、大清以下入山东境 。河南省濮阳市境干流长约15公里,流域面积为707平方公里,有17条支沟汇入此河 。1969年按1964年雨型标准治理 , 排涝流量为138立方米/秒,按1961年雨型标准,防洪流量为238立方米/秒 。
徒骇河由西南向东北流入山东省境 , 经山东的莘县、南乐(河南省)、阳谷、聊城、茌平、高唐、禹城、齐河、临邑、济阳、商河、惠民、滨城和沾化等14个县市,于沾化区套儿河口注入渤海 。河长436公里,流域面积13902平方公里,其中河南省流域面积602平方公里,河北省4平方公里,山东省13296平方公里 。河道平均比降为0.11/1000 。由于流域内地势向东北倾斜,支流多由右岸注入 。
文章插图
5、黄河古时候叫什么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 。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浑浊即有“浊河”之称 。公元1世纪初 , 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 。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 。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 。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 , 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 。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
就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特点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① 战国筑堤以前
上限大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 。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两岸未筑堤防,河道极不稳定 。据文献记载,黄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经的有《禹贡》、《山海经·北山经》和《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三道 。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 , 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经》大河下游大致北流到永定河冲积扇的南缘,向东经过雄县、霸县一线,到今天天津市区附近入海;《禹贡》大河下游在今深县与《山经》大河别流,穿过今河北平原中部,于青县以东入海;《汉志》大河则离开了太行山东麓,经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东北至黄骅县境入海 。上述三河道在战国中期以前,或互为主次,或同时存在 , 但以流经《汉志》大河为常见 。在古代,“河”就是黄河的专称 。据《汉志》、《水经注》记载 , 河北平原上被称为"河"的水道达10余条,都可能是黄河某次决流改徙后的故道 。
② 公元前 4世纪~公元初年(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
战国中期 , 下游大规模修筑堤防后 , 固定下来的河道就是《汉书2地理志》里记载的大河,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多股分流、改道频繁的局面,我们暂时作为黄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
在战国中期 , 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稀少,初筑堤防时,两岸堤距宽达50汉里 (1汉里相当现今414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内游荡,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 。以后生齿日繁,在大堤内河槽两旁淤出的大片滩地上进行了垦殖,修筑民埝以自卫,远者距水数里,近者仅数百步 。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险情迭出 。西汉末年,今河南浚县境内河道,“河水高于平地”,显然已成“悬河” 。这是秦汉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 。公元11年王莽时黄河又东决,河、淮之间水灾延续了60年之久 。
③公元1~10世纪(东汉至唐末)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 , 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以上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 。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认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 。
此后,在将近千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偶而有决溢,也未造成大规模改道 。其原因:
一 , 东汉开始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退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对减弱 。
二,公元70年 , 在王景领导下,对西汉末漫流的河水进行全面治理 , 才固定了一条新的河道,大体流经冀鲁交界地区,从长寿津(今濮阳西旺宾一带),自西汉大河别出,循古漯水河道,经今范县南,在今阳谷县与古漯河分流,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至今山东利津县境入海 。
三,当时黄河下游存在不少分支,或单独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沿途更有一些大小湖泊和沼泽洼地,都起着分洪、排沙与调节流量的作用 。
④ 公元10世纪~1127年(唐末至北宋末)
经近千年的堆积,到唐末开始,黄河下游河口段已逐渐淤高 。公元 893年(唐景福二年)河口段,发生近百里的改道 。到五代时期,决口的频率明显增加,平均不到三年就有一次泛决 。
至11世纪初,在今山东商河、惠民、滨州市县境内,河道又"高民屋殆逾丈" 。此后决口地点又上移到澶州(今河南濮阳)、滑州(今滑县东旧城)一带 。总的趋势是,河道逐渐向北摆动 。五代末年、北宋前期决出的赤河、横陇河 , 都在唐代大河之北 。
1048年商胡埽(今濮阳东昌湖集)决口,北流经今滏阳河与南运河之间,下游合御河(今南运河)、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史称“黄河北派” 。这是黄河变迁史上的第三次重大的改道 。(黄河北流大的共有三次:商胡埽、小吴埽、内黄口)
⑤ 1128年~16世纪中叶(金元至明嘉靖万历时)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为阻止金兵南下 , 宋东京留守杜充竟然在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为决河,使黄河东流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入泗水,夺泗入淮 。从此黄河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今浚、滑一带的故道,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此后的700多年中,以东南流入淮为常 。这是黄河下游变迁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也是黄河第四次重大的改道 。
浚、滑之间原是黄河下游的窄道,由于这一段河道的控制 , 以下河道决口后摆动的范围,基本上限制在太行山以东、山东丘陵以北的河北平原上,离开了这段河道以后 , 下游河道折向东或东南,摆动于豫东北至鲁西南地区 。在金代,有记载的12次决口中 , 决后河道摆动在该地区占10次 。
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10月,黄河在原武、阳武、中牟、延津、开封、祥符、杞县、睢州、陈留、通许、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沟等15处决口 。大致可以分成三股;一股在中牟境内折而南流 , 经尉氏、洧川、扶沟、鄢陵等地,由颍水入淮;一股在开封境内,折而南流 , 经通许、太康等地,由涡入淮 。我们将其称为黄河历史上第五次大改道 。从金元至明中叶,黄河变迁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 , 决口地点西移 。起初决口多在今山东境内(12世纪50、60年代),以后西移至今河南汲县、阳武(今原阳东部)、延津一带(12世纪80、90年代) 。到13世纪70年代~14世纪40年代,决口已移至新乡、原武(今原阳西部)、荥泽(今郑州市西古荥镇)一带 , 几至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顶端 。
第二,河道干流逐渐南摆 。12世纪中期以后河道经豫东北、鲁西南,至今山东梁山县境流入泗水 。以后逐渐南摆进入豫东开封、商丘地区,经安徽砀山、萧县至江苏徐州夺泗入滩 。金元之际两次人为决河,先后由濉夺泗或由涡入淮 。13世纪后期有一段河道夺颍河入淮,达到黄河下游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 。
第三,下游河道除干流外,同时分出几股岔流,迭为主次,变迁无定 。自12世纪下半叶(金大定年间)开始,即出现“两河分流”的局面 。以后又分成3股 , 大致均流经今废黄河一线以北汇入泗水,夺泗入淮 。到13世纪下半叶(元初),下游又出现了夺濉、涡、颍入淮的几股 。嗣后,或东流入泗 , 或南流入淮,时而又东北决入马颊河、徒骇河、北清河(今山东东平以下黄河)入海 。经常数股并行,迭为主次 , 变迁极为混乱 。元末(1351)贾鲁治河时,曾整治一条从河南封丘东至徐州夺泗入淮的河道,史称贾鲁河 。不久即告废坏 。
⑥ 16世纪中叶~1854年(清咸丰五年)
黄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至16世纪中叶(明嘉靖中叶)基本结束 , “南流故道始尽塞”,“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 。”这是河势的一大变化 。后来在万历初年 , 潘季驯推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下游河道方始基本固定,即今图上的废黄河 。其后虽有决溢 。但旋即恢复故道 。清前期经大筑堤防 。河南境内河道出现过一段相对安流时期 , 而山东、江苏境内河段决口次数增多 。江苏徐州至淮阴河段兼作运河,是“咽喉命脉所关,最为紧要” 。潘季驯治河重点即在这一河段上 , 如大修两岸缕堤、格堤、月堤、遥堤,重修高家堰,抬高洪泽湖水位,蓄清刷黄等工程 。到清初河患的重心下移淮阴至河口段,这是因为金元以后黄河长期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排入海口 , 河口不断延伸,使坡降变化,加速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积 。故18世纪以后徐州以下河患最为集中 。19世纪以后,河道淤废不堪,决口连年发生 , 更兼国内政治动荡,治河不力,发生新的改道已不可避免 。
⑦ 1855年 (清咸丰五年)~20世纪 50年代以前
1855年6月,黄河在河南省兰阳铜瓦厢决口 , 先向西北淹到封丘、祥符各县村庄,又往东漫流至兰仪、考城、长垣等县后,分成3股:一股出曹州东赵王河至张秋穿运;一股经长垣县,流到东明县雷家庄,这里就分成了两股,都东北流到张秋镇;三股河汇合后,穿过张秋运河,经不盐河流入大清河 , 由利津牡蛎口入海 。这是黄河第六次大改道 。
这次决口,使黄河下游结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湾入海 。其后的20年内,洪水在以铜瓦厢为顶点,北至北金堤,南至今曹县、砀山一线,东至运河的三角洲冲积扇上自由漫流,水势分散,正溜无定 。直至1876年全线河堤告成 , 现今黄河下游河道始基本形成 。下游河道中自铜瓦厢至陶城埠一段,决口经常发生,故有"豆腐腰"之称 。
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 。人为扒开花园口大堤,企图用洪水来阻止日本侵略军的西进 。这次决口,使黄河南泛于贾鲁河、颍河和涡河之间地带,成灾严重,史所罕见 。这也是黄河史上的第七次大改道 。
据历史记载 , 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受到近1593次泛滥威胁,而因泛滥令河道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 。
最近的一次黄河大改道是在1855年(清咸丰帝5年) 。在那次黄河大改道之前 , 黄河下游流经路线 , 按照现时中国行政区域划分,大体上经过河南的荥阳﹑郑州﹑原阳﹑延津﹑封丘﹑中牟﹑开封﹑兰考、濮阳,后经山东的曹县﹑单县,再经安徽的砀山﹑萧县﹑最后入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邳县﹑睢宁﹑宿迁﹑泗阳﹑淮安﹑涟水﹑阜宁﹑滨海然后入黄海 。但在改道后 , 于铜瓦厢缺口后,黄河冲破原有的河道,改东北走向,在山东境内借大清河入渤海 。
最近因为风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 现在专家说 , 如果人类再滥砍滥伐的话,黄河的源头很可能会被淹没在风沙之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起源,但是这条被誉为母亲河的源头今天却被荒山大围斩,风沙处处 。
专家指出,人类违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滥砍滥伐是破坏水源的主要原因,使这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生态系统面临崩溃,也很可能成为人类文明破坏下的另一个遗址 。
三皇五帝时期:渭河 。
夏朝~三国:河水 。
晋朝~隋:淮水 。
唐朝~今:黄河。
黄河别称:中国母亲河、河水、浊河。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 , 形成冲积平原 , 有利于种植 。
黄河的孕育、诞生、发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 。在成河的历史过程中,运动不息,与时俱进 。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行 , 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 。根据多方面的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为古黄河孕育期 。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10万年)古黄河诞生成长期 。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1万年)黄河形成海洋水系 。
扩展资料:
黄河流域西界巴颜喀拉山,北抵阴山,南至秦岭,东注渤海 。流域内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形成自西而东、由高及低三级阶梯 。
最高一级阶梯是黄河河源区所在的青海高原 , 位于著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 ,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耸立着一系列北西——南东向山脉 。
第二级阶梯地势较平缓 , 黄土高原构成其主体,地形破碎 。这一阶梯大致以太行山为东界 , 海拔1000~2000米 。白于山以北属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包括黄河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两个自然地理区域 。白于山以南为黄土高原,南部有崤山、熊耳山等山地 。
第三级阶梯地势低平 , 绝大部分为海拔低于100米的华北大平原 。包括下游冲积平原、鲁中丘陵和河口三角洲 。鲁中低山丘陵海拔500~1000米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河
黄河名字的由来
古代的黄河,河面宽阔,水量充沛,水流清澈,那时,她的名字并不叫黄河 。我国最古老的字书《说文解字》中称黄河为“河” , 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中称黄河为“河水”,《水经注》中称“上河”,《汉书·西域传》中称“中国河”,《尚书》中称“九河”,《史记》中称“大河” 。到了西汉,由于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有人称她为“浊河”或“黄河”,但未被普遍认可,直到唐宋时期,黄河这一名称才被广泛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