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病毒病有哪些症状,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大豆病毒病有哪些症状,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1、轻花叶型:叶片平展,肉眼观察有淡黄色斑驳,摘下病叶通过阳光可见有黄绿相见斑驳 , 植株生长基本正常 。2、皱叶花叶型:叶片皱缩、歪扭、叶脉泡状突出、植物矮化、结荚少 。3、重花叶型:病叶黄绿相间,花叶严重皱缩 , 叶肉突起,叶缘向后卷曲,叶脉坏死,植物矮化,暗绿色 。
一、大豆病毒病症状
1、轻花叶型:叶片平展,肉眼观察有淡黄色斑驳,摘下病叶通过阳光可见有黄绿相见斑驳 , 植株生长基本正常 。抗病品种和后期染病植株多表现此症状 。

2、皱叶花叶型:叶片皱缩、歪扭、叶脉泡状突出、植物矮化、结荚少 。
3、重花叶型:病叶黄绿相间,花叶严重皱缩,叶肉突起,叶缘向后卷曲 , 叶脉坏死,植物矮化 , 暗绿色 。
4、黄斑型:一般与轻花叶和皱缩花叶的症状混生 。这种情况有两种表现型,一种是黄斑坏死,多见南方各地,另一种是东北黄斑花叶 。两种表现型多见于结荚期 。前者植株上叶片皱缩为黄色斑驳,叶脉变褐坏死,一般老叶不皱缩 , 但植物上部叶片多呈皱缩花叶状 。

5、芽枯型:病株茎顶和侧枝顶芽呈红褐色或褐色,萎缩卷曲,最后呈黑褐色枯死,植株矮化 , 茎秆容易断裂 。开花期表现症状为多数花芽枯萎不结荚 。结荚期表现症状为豆荚有圆形或不规则褐色斑块,豆荚多变为畸形 。
6、褐斑型:因豆粒脐部颜色而异 。褐色脐带的籽粒斑驳呈现褐色,黄白色脐的呈现为浅褐色,黑色脐的呈现为黑色 。
二、大豆病毒病的原因

高温干旱的天气环境,使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地块,种植晚的地块,苗龄小的地块,果树膨大期水肥不足的地块,氮肥用量过大的地块,土壤贫瘠的地块,板结地块,土壤粘性大的地块,大豆植株生理抗性差 , 病毒病发病严重,减产幅度大 。
三、大豆病毒病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播种前严格选种,清除褐斑颗粒 。适时播种,使大豆在飞虱盛发期前开花 。苗期拔除病苗,及时防治白飞虱,加强田间管理 , 培育壮苗,提高品种抗病能力 。
2、选育推广抗病毒品种:由于大豆花叶病毒以种子传播为主且品种间抗病能力差异较大,又由于各地花叶病毒生理小种不一,同一品种种植在不同地区其抗病性也不同,应在明确该地区花叶病毒主要生理小种的基础上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 。
【大豆病毒病有哪些症状,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3、建立无病种子田:侵染大豆的病毒,很多是通过种子传播,所以,种植无病毒种子是最有效的防治途径之一 。建立无毒种子田应注意两点:一是种子田四围一百米范围内无病毒寄主植物 , 二是种子田出苗后应及时清除病株,开花前再拔除一次病株,经3~4年种植即可获得无毒源种子 。一级种子的种传率低于0.1%,商品种子(大田用种)的种传率低于1%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