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点论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 , 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 。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点论据】天时不如地利 , 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 , 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 委而去之 ,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 , 战必胜矣 。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 , 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 , 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 , 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
并不是不高?。こ呛硬⒉皇遣簧钛? ,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 , 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 , 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能行“仁政”的君王 , 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 , 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