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童没有回答,低着头打瞌睡了 。只听到四边墙壁外唧唧的虫鸣,好像在附和着我的叹气声 。
27、兵象:用兵的象征 。
28、于行用金:古人以金、木、水、火、土五行配四时,秋属金 。
29、义气:秋、冬为天地之义气 。
30、实:动词,结果实 。
31、乐:音乐 。
32、商,伤也:商音是悲伤的声音 。
33、夷,戮也:夷就是杀戮的意思 。
34、有时:有固定时限 。
35、灵:灵性 。
36、感:触动 。
37、形:形体 。
38、中:内心 。
39、摇:撼动 。精:人的精神、元气 。
40、渥(wò)然:润泽的样子 。
41、黟(yī)然:黑 。星星:鬓发花白 。
42、质:人的肉体 。
43、荣:繁盛 。
44、戕(qiāng)贼:摧残 。
45、何:何必 。
46、莫对:不回答 。
47、唧唧:虫鸣声 。
《秋声赋》赏析《秋声赋》是欧阳修继《醉翁亭记》后的又一名篇 。它骈散结合,铺陈渲染,词采讲究,是宋代文赋的典范 。秋在古代也是肃杀的象征,一切生命都在秋天终止 。作者的心情因为屡次遭贬而郁闷,但他借秋声告诫世人: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地,而应自我反省 。
这一立意,抒发了作者难有所为的郁闷心情,以及自我超脱的愿望 。
这篇赋以“有声之秋”与“无声之秋”的对比作为基本结构框架,精心布局,文势一气贯串而又曲折变化,作者从凄切悲凉的秋声起笔,为下文铺写“有声之秋”蓄势;然后由草木经秋而摧败零落,写到因人事忧劳而使身心受到戕残,由自然界转到社会人生,这是“无声之秋” 。
最后归结出全篇主旨:“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全文以“秋声”为引子,抒发草木被风摧折的悲凉,延及更容易被忧愁困思所侵袭的人,感叹“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也是作者自己对人生不易的体悟 。全文立意新颖,语言清丽,章法多变,熔写景、抒情、记事、议论为一炉,显示出文赋自由挥洒的韵致 。
《秋声赋》创作背景此赋写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时作者五十三岁 。宋代自真宗景德元年(1004)与契丹(辽国)订立澶渊和议,双方罢兵后,君臣上下谄谀成风,文恬武嬉,数十年间,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至仁宗时,各方面矛盾都暴露出来 。
仁宗初期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目的就是改变这个颓势,可不久即失败了,欧阳修亦因此两度遭贬谪 。至作《秋声赋》时,作者的官位虽又晋升为翰林学士,但政局却江河日下 。作者虽仕途已入顺境,身居高位,但长期的政治斗争也使他看到了世事的复杂,逐渐淡于名利 。
他回首往事,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黑暗,眼见国家日益衰弱,改革又无望,不免产生郁闷心情 。
对政治和社会时局心情郁结,对人生短暂、大化无情感伤于怀,让作者此时处于不知如何作为的苦闷时期 。所以他对秋天的季节感受特别敏感,《秋声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
《秋声赋》作者介绍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天圣八年(1030)进士 。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 。卒谥文忠 。
政治上曾支持过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张,文学上主张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
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 。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 。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 。有《欧阳文忠集》 。
相关经验推荐
- 最冷漠无情的句子 关于伤感冷漠无情的句子
- 孩子冷漠无情形成原因 孩子冷酷无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感人语句优美的句子短句 感人语句优美的句子
- 无情无义什么意思啊 无情无义什么意思
- 关于老师的诗句
- 诗经里草木茂盛的诗句有哪些 诗经里草木茂盛的诗句有哪些三年级
- 家庭如何自制草木灰 家庭如何自制草木灰硝酸钾过程
- 特丁津除草剂针对什么草 特丁津除草剂针对什么草木
- 种花生用草木灰做底肥好吗? 草木灰如何做花肥
-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句式翻译 古人之观于天地鸟兽往往有得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