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导|一代“国产机王”没落!曾连续7年手机销量第1,今市场份额不足1%( 二 )


之后几年 , 波导又在北京、成都、武汉等城市都增设了寻呼台 。 到1998年 , 波导的年产销已经高达100万台 , 销售额也有2.2亿 。

在寻呼机业务正如日中天的时候 , 徐立华却锋头一转 , 瞄准了当时并不大的手机市场 。 他认为寻呼机的巅峰已经到了 , 之后便会慢慢走下坡路 , 而手机会逐渐替代寻呼机 。 抱着这样的想法 , 徐立华立马放弃了寻呼机 , 开始研发手机了 。
徐立华的判断没有错 , 之后寻呼机市场迅速萎缩 , 国产手机也发展起来了 , 波导手机便是我国第一批国产手机的佼佼者 。

1999年 , 没有手机生产牌照的波导引入了国有控股的宁波电子信息公司 , 利用国企身份 , 借了2亿贷款 。 并和法国萨基姆合作 , 自己成立了生产线 , 率先生产出来2万台 。
产品生产出来了 , 牌照也拿到了 , 徐立华开始筹备品牌推广和产品推销问题了 。 他一方面从二三线城市入手 , 投入巨大人力财力 , 建立数万个销售终端和经销商 , 让销售人员直面消费者 , 铺好了自己的销售网络 。 另一方面 , 徐立华投入上千万资金 , 进行广告宣传 , 邀请李玟当代言人、冠名北京、辽宁等地的足球队 , 竖立起了品牌和口碑 。

很快地 , 波导便成了我国手机市场的第一品牌 , 拥有了百亿资产 , 一度拿到了50%以上的国内手机销量份额 , 连续七年都是国产手机销量第一 , 彼时小米、华为都还没起来 , 波导手机已经如日中天了 。 但是热闹的背后 , 波导手机潜藏的危机也在慢慢侵蚀它 。
首先波导手机的研发投入一直不高 , 在技术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短板 。 2008年智能手机开始酝酿 , 华为小米苹果都在这时候布局智能手机 。

波导却不当回事 , 不仅研发投入很少 , 还停止了和萨基姆的合作 , 改做汽车 , 同时还涉足了房地产 。 所以波导手机产品的升级换代完全比不上其他公司 , 只能停留在低端手机层面 。
其次 , 波导手机的盈利也有很大的问题 。 由于波导手机的广告投入和终端销售网投入成本太多 , 尽管波导的营收一直很高 , 但是净利润却一直很低 。 2003年是波导业绩最好的一年 , 总营收高达108.4亿 , 净利润却只有2.45亿 , 净利润率2.3% 。

最近20年 , 波导的总净利润为1.08亿 , 平均到每年 , 只有540万 。 对于一个曾经连续七年都是销量第一的国产手机龙头企业来说 , 盈利实在是太少了 。
一步错步步错 , 波导手机在汽车领域辗转碰壁 , 在手机板块被崛起的巨头挤压市场 , 最后连年亏损 , 市场份额只剩1%不到了 。 京东等平台如今关于波导的产品仅有老人按键机 , 销量十分惨淡 。

在2008年福布斯评选的中国上市公司最差老板中 , 徐立华被评为第一 , 也就是最差中的最差 , 原因是发展战略不当导致了公司亏损 。
2021年三季报 , 波导股份显示收入只有5.67亿元 , 但营业总成本却达到5.43亿元 , 最终归母净利润0.28亿元 , 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话 , 净利润接近于0 。 而波导的手机销售状况如何呢 , 根据2021半年报数据 , 收入只有2.17亿元 , 而销售的手机主要是老年机 , 以及海事手机 , 市场份额不足1 。

【波导|一代“国产机王”没落!曾连续7年手机销量第1,今市场份额不足1%】徐立华不是不会做战略决策 , 否则当初也不会决定从寻呼机转型做手机 。 但当公司做大后他偏离了初心 , 手机、房地产、汽车都想做 , 多元化发展模糊了焦点 , 最后毁了波导多年打下的手机根基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