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海底种珊瑚的人( 三 )


那些在海底种珊瑚的人

文章插图



▲ 正在下水的志愿者 。图 / 受访者提供
还有一次 , 程珂珂刚拿潜水证不久,下到十米时,身体并不像以往漂浮了起来 , 而是一沉到底,伸出手,只摸到一片黏糊糊的淤泥 。即使举着手电,也什么都看不见 。她以为自己摸到某种不知名生物 , 瞬间慌了起来 。就这样在淤泥地里摸索了无知无觉的两分钟,好在潜伴经验丰富,当即将她拉了出来 。
潜入深海,每一次都有危险,而看起来颇有些宏大的珊瑚保育计划,说到底不过是要志愿者们一次次下海 , 做一件件微小的事情 。程珂珂每周末都会参加潜爱组织的潜水活动,志愿者一般在早晨坐船出海,两两一组结伴下水,对大鹏半岛沿线133公里的海岸线进行摸排 , 在海底拍摄大量的珊瑚照片,最终呈现出一份珊瑚礁生态报告 。这是珊瑚调查 。
其他时候则在做海洋垃圾清理工作,这在潜爱被称为“生境维护” 。志愿者们从岸上走向大海,从不同方向潜入海里 , 目光所及之处尽是垃圾 。程珂珂在海底见过千奇百怪的海洋垃圾,旧手机、麻将、钓鱼钩,还有数不清的塑料包装袋与渔网 。她用袋子套住这些垃圾,最后再一齐捞上岸 。
海洋垃圾除了危害海洋环境 , 也会对珊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如果说珊瑚白化一定程度上可归咎为气候原因,那么渔网则纯粹是人为破坏 。当渔网像麻布罩子一样盖住珊瑚,遮蔽了阳光,为珊瑚供给能量的虫黄藻便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办法呼吸了” 。粗砺的渔网不停磨损珊瑚枝,如同人类的手指被刀割伤,病原菌也会趁机进入珊瑚组织 。起初珊瑚只是肉眼看上去变白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 虫黄藻的离开以及其他大型藻的附着,使得珊瑚像被蛛网一样包裹住,“这时候的珊瑚等于彻底死掉了”,没有可能再救回来 。
因此,凡是在海底作业时遇见被渔网缠绕的珊瑚,程珂珂和其他潜水员志愿者们都会用随身携带的特制的潜水刀割开渔网,及时将其带走 。隔一段时间再回原地,就会发现珊瑚表面的白点消失了,它又恢复了正常生长 。
珊瑚与虫黄藻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那脆弱的生命力、强大的自愈能力 , 无一不让程珂珂为这一物种感到惊奇 。神秘是它们的最大魅力 。在实验室,她愈发熟练地开展起珊瑚研究,通过平板分离的方法让珊瑚微生物在培养基上呈现出单克隆的形态——它们通常呈现出一个个乳白色的圆形状 , 偶尔也有紫色和黑色的菌落 。而蕴含在这一小小生物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竟比她之前研究的森林系统要丰富得多,也更像一个黑匣子一样充满未知 。
犹如富矿般等待探索的珊瑚存在一个更大的问题,作为腔肠动物门中最大的珊瑚纲,珊瑚种类达7000多种 , 即使是程珂珂这样的核心志愿者也没法对种类繁多的珊瑚进行物种鉴定,在能见度极低的海水中拍摄出来的珊瑚照片 , 很难用肉眼去分辨不同珊瑚种属之间的细小差别 。仅是深圳海域中最常见的鹿角珊瑚,就包含了382个指明种,34个化石种,依靠人力识别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
那些在海底种珊瑚的人

文章插图



▲ 图 / 受访者提供
3
物种识别不是程珂珂一个人的难题 。作为民间公益组织,自下而上形成的力量总能将志愿者们凝聚在一起共事,但同时,技术的门槛也让珊瑚保育这件事天然存在着技术壁垒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