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冰墩墩、雪容融《我们的冬奥》完成电影首秀( 二 )


【呈现】
严格执行国际奥委会对吉祥物的要求
本届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越来越走红 , 想看一部关于两个吉祥物的大电影也成为很多观众的渴望 , 而《我们的冬奥》正是以冰墩墩、雪容融为主线串联起整个故事 。 王裕仁回忆 , 2020年他们想做这部冬奥题材的动画电影时就发现 , 冬奥最直接的体现、尤其是跟动画结合最近的就是这两个吉祥物的形象 , 那个时候 , 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两个吉祥物日后会成为“顶流”:“每一届奥运会都会有吉祥物 , 冰墩墩和雪容融形象特别可爱 , 我们希望能够赋予它们一些故事 , 给它们除本身形象之外的性格以及观众喜欢的亮点 。 在片中 , 它们相当于来到世界上的两个冰雪天使 , 与已有的国产动画形象在一起 , 变成了好朋友、一起完成梦想目标 , 就像北京冬奥会的口号一样——一起向未来 , 传递一起团结向上的精神 。 ”因为四支短片的表现形式非常多样化 , 比如《熊出没》是三维动画 , 《非人哉》、《大闹天宫》是二维动画 , 木偶动画则是定格动画 , 在几个篇章中都有“戏份”的冰墩墩和雪容融 , 也经过了好几种呈现形式 , 同时也保留了自身标志性的东西 。 为了更好地展现剧情 , 主创们将冰墩墩手上的爱心形状进行了传感器设计 , 它可以通过这个与他人握手传达自己的想法 。
王裕仁表示 , 每个IP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和表达风格 , 如何将几个篇章的风格统一是难点 , 同时 , 吉祥物的设计制作也要严格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 , 比如冰墩墩、雪容融要体现出性格特点 , 但又不能有性别、年龄等定性 , 既要有个性又不能太标签化 , 必须要符合奥运会的精神 , 过分的夸张和搞笑行为都是需要规避的 。 “我们还想在电影里多传达一些东西 , 除了奥运精神外 , 也想传达疫情之后整个中国处于万象更新的状态;又比如北京是座‘双奥之城’ , 也想在电影里放一些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 整体制作时间比较短 , 能把电影做出来确实是件挺不容易的事 。 ”
【情怀】
画面中的“双奥之城”北京既经典又现代
创作过程中 , 主创向各个团队咨询创意 , 听取故事架构 , 由监制王诤、总编剧董润年、总制片人王裕仁把关 , 衡量故事 , 以及对整体结构、衔接调整等问题把控 。 经过7个月的剧本打磨后才开始制作 。 王裕仁介绍 , 国际奥委会非常关心这部电影 , 专程配备了老师对片方进行每一步的内容审定:“比如我们的剧本 , 特地翻译成了英文给国际奥委会审核 , 他们非常支持 , 也给我们提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 例如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滑雪、滑冰项目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 要用哪些保护设施 。 北京奥组委也非常支持 , 电影的宣传、推广都经过了严格的把关 。 ”
《我们的冬奥》整体画风增加了很多创新点 , 这次除了片中经典怀旧动画角色的出现 , 还加入了很多科技感、现代情怀的元素 。 王裕仁表示:“第一个篇章冰墩墩和雪容融在熊大熊二、小光头强的帮助下回奥运村 , 原先《熊出没》动画里的设计是绿皮火车 , 后来我们将其改为了高铁 , 高铁开动的瞬间 , 片中的人物看到了空中飘来的玫瑰花落在了高铁窗户上 ,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场景 , 代表了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科技和人文情感的交融 。 再比如《非人哉》的篇章里 , 冰墩墩、雪容融和九月走街串巷 , 在老北京的胡同里买各种各样的小吃 , 欣赏民俗表演等 , 画面里还有北京地铁、央视大楼等一些崭新的北京地标 , 前景则是民俗的展现 , 这种大都市的古老和现代交汇感 , 也是电影的一大创新 。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