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诤|中国动画尝试了一次「汇演」( 四 )


新声Pro:技术怎么帮助到制作的?
王诤:木偶动画以前一天只能拍两秒 , 一个成熟的 , 一天只能拍两秒 。 现在新的技术(智能遥控)加上3D打印后 , 能快一点 。 他们最早开工的 , 2021年5月份就开工了 , 五六月份到十二月 , 半年大家就能完成20分钟的电影制作 。
新声Pro:整个制作过程大概有多少人参与?
王裕仁:2D跟木偶当时最烧的就是人力 , 我们为了短时间内把这个东西做完 , 其实就是到处(找人) , 尤其2D 。 基本上是上千人 。 我们万维猫得有40多人 。 基本上是前期策划 , 然后就是出剧本意见 , 这边中期的制作和各个流程的监修 , 后面的整个后期统一 。
王诤:特别是分子互动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 你最后看字幕上会发现 , 几乎动了中国三分之二的2D动画资源协助制作 。
传承与开启新声Pro:和国际奥委会主要沟通哪些问题?
王裕仁:每个全流程都在给他们沟通 , 包括预告片都是北京奥组委审查过的 。
王诤:我们给国际奥委会提供过一个一百多页的英文剧本 , 然后他们都看完了 , 并且给我们返回的意见 。 比方说咱们汉语说「你这个胆小鬼」 , 但是他们就认为「胆小鬼」这个词直译不行 。
王裕仁:其实有些也是Lost in translation , 咱们是那种爱称的东西 , 人到那说:「You are sleepy people 。 」
王诤:只有这一条意见是涉及剧情的 , 其他意见都是片内的广告、招贴画这种 , 建议你换成北京奥组委的官方广告 。 7条意见 , 6条意见是规范方面的问题 。
王裕仁:当时我们有一版翻译里面 , 因为中文写的是胖小孩 , 翻译成「Fat boy」 , 我让改了 , 叫「Trouble boy」这种可爱小孩就OK 。
王诤:实际上是中英文表达的问题 。
新声Pro:和北京奥组委这边肯定是交流更多了 。
王裕仁:北京奥组委和电影局其实一直都对这个项目特别的关注 , 乃至于我们拿去送审之前 , 电影局的领导都专门组织专家又看了一遍片子 , 总体来说都是非常良好的评价 。
新声Pro:怎么看这个电影的价值?
王裕仁:TA既有艺术的传承 , 又是行业发展和工业化成熟的一个成果 。 再加上中国整体的国力到了现在这种状态 , 能够有一个城市能够承办两届奥运会 。 这一切都特别让人振奋 。
王诤:从1961年的《大闹天宫》到2018年才有的《非人哉》动画 , 跨度就是这么大 。
王裕仁:《熊出没》和《非人哉》其实都是现代动画工业的代表 。 而《大闹天宫》属于经典传承加上现代工业制作的代表 。 《木偶》也有新东西 , 因为传统的木偶真的是要掰关节的 , 现在里面有机械骨骼 , 可以远程操控 , 比原来拍摄的速度要快不少 。
我们当时做字幕 , 片尾end roll出来的时候 , 看到很多打了框的老艺术家 , 比如张定宇、张光宇兄弟 。
王诤:马克宣、戴铁郎……我们当时一看上美影送过来的字幕 , 一滚字幕的时候说怎么这么多戴框的?原来这些老艺术家都不在了 。
王裕仁:一下就感受到了中国动画的传承 。
王诤:看电影的时候 , 在木偶的那个篇章 , 有很多小孩问爸妈:「那些盲盒活过来了吗?」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