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日报|“漫画”名称在中国何时启用?

警钟日报|“漫画”名称在中国何时启用?
文章插图
以汉字表达“漫画”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宋。北宋的晁以道在其《景迂生集》卷四中提到:“黄河多淘河之属,有曰漫画者,常以嘴画水求鱼;有曰信天缘者,常开口待鱼。”这里所说的“漫画”,是指一种常在河中食鱼的水鸟。后来,南宋的洪迈对“漫画”这种水鸟在《容斋随笔》中有更详细的描述。洪迈在《容斋五笔》卷三第二则《瀛莫间二禽》一文中说:“瀛莫二州之境,塘泺之上,有禽二种。其一类鹄,色正苍而喙长,凝立之水际不动,鱼过其下,则取之,终日无鱼,亦不易地,名曰信天缘。其一类鹜,奔走水上,不闲腐草泥沙,唼唼然必尽索乃巳,无一息少休,名曰漫画。”所谓“漫画”,即篦鹭,通常称为鹭鸶。
后来,洪迈的《容斋随笔》传到日本。18世纪的日本文人铃木焕乡于1771年出版汉文木刻随笔集《漫画随笔》,书中《捞海一得自叙》一文,其文笔风格和记叙的内容,几乎与《容斋随笔》中的《瀛莫间二禽》一文如出一辙,如说:“瀛、莫有鸟名漫画,终日奔走水上,捞捕小鱼而食之,犹不能饱。又有鸟名信天翁,立水上屹然不同,游鱼至前,因以食之。”可以看出,铃木焕乡的随笔风格有明显模仿《容斋随笔》的痕迹,并且因为喜爱“漫画”鸟的名称和性格,将自己的随笔集取名为《漫画随笔》。这些史实清楚地表明,“漫画”一词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
19世纪上半叶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的“浮世绘”风俗画家葛饰北斋,就将其夸张变形、用笔随意、表现城乡风俗生活的绘画用“漫画”一词命名。葛饰北斋的作品集于1814年出版,分为15编,收有4000件风俗画作品,名为《北斋漫画》广为发行。日本漫画史学者北泽乐天研究认为,“漫画”一词作为画种名称,的确出自《北斋漫画》画集之书名。此说已成为日本美术史界的共识。葛饰北斋还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创作有300多幅插图的《水浒画传》,造型和艺术表现也颇有漫画情趣。他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漫画大师。所以,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他列为世界纪念的十大文化名人之一。他的《北斋漫画》流传到中国,“漫画”一词也作为绘画品种的名称从日本传入了中国。
1843年起,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国际商埠之一。上海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而成为中国商品出口的重要集散地和国际通航的良港,成为中国最早和最大的国际大都市。
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有许多传播世界信息的新闻报纸出版。而漫画的主要表现题材,正是世界上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重要新闻的动向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和热点,因此报纸需要发表漫画,报纸也就成为漫画的主要载体。所以,近代在中国,“漫画”作为画种名称连同作品,首先出现在新闻报纸最多的上海,乃是历史必然。
警钟日报|“漫画”名称在中国何时启用?】那是1904年3月27日,上海的《警钟日报》上发表具有漫画特征的绘画就被冠以“时事漫画”的名称。此后,《警钟日报》在一个月内分三次刊载“时事漫画”。而在此前,中国在报刊上未发现有“漫画”一词作画种名称出现。由此说明,在中国“漫画”作为画种名称首先出现于1904年的上海《警钟日报》。当然,值得重视的,丰子恺早年作为“文学研究会”成员,应文学研究会主将郑振铎索画稿,于1925年5月始在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文学周报》上,冠以“漫画”题头陆续发表,随后于同年12月由文学周报社出版丰子恺第一本漫画集《子恺漫画》,对促进中国漫画创作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黄可)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