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马拉多纳让世界震惊的“上帝之手”,2002年韩日世界杯1/8决赛韩国队的“神奇晋级”、2010年南非世界杯英格兰球员兰帕德的“门线悬案”……
虽然这些经典的“误判”至今被球迷津津乐道 , 马拉多纳直到去世前仍然对自己的行为“沾沾自喜”,但因误判错判没能实现更进一步的球员们则因此久久无法释怀 。
国际足联关于球场辅助科技的尝试从本世纪初开始 。2014年巴西世界杯,国际足联首次启用了门线技术 , 在球场布置14台高速摄像机,每7台对准一个球门 , 通过每秒 500 帧的速度检测足球的移动 。一旦系统检测到足球越过门线,裁判所戴的特殊手表上就会显示“GOAL”(进啦),以供裁判做出准确判断 。
到了2018年的俄罗斯,VAR技术正式在世界杯亮相 。
当时的VAR,是一套帮助主裁判做出正确判罚的辅助系统 , 本质上是通过将比赛画面和虚拟画面相结合,实现全方位无死角还原比赛细节 。
要完成这一目标,VAR 还要依赖分布在球场上的33 个专业摄像机,其中 8 个负责慢镜头,2 个用于辅助判断越位 。
与此同时,在 VAR 的视频操作间,由助理裁判和视频裁判组成的小组,将通过分析摄像头传回的相关录像画面 , 向比赛主裁判提供更多精确的判罚信息 。
可以说 , 尽管围绕 VAR 依然存在公平性和打断比赛节奏的争论,俄罗斯世界杯后,国际足联报告指出的犯规次数比上届巴西世界杯降低了17% 。
很快,包括英超、西甲在内的各大赛事纷纷引入 VAR 。
到了本届世界杯,视频助理裁判的技术 , 再次升级,加入了“半自动越位识别技术(SAOT)” 。
这套系统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在足球内部安装了一个传感器,该传感器会以每秒500次的频率向外界传送数据,以此让系统能够实时确定足球的精确位置 。
与此同时 , 该系统还包含了安装在球场内的12个跟踪摄像头 , 不仅可以监控足球的位置,也可以通过追踪每名球员身上的29个点,来确定每名球员的实时位置,这些摄像头也会以每秒50次的频率传送数据 。
【高科技“偷”走了梅西的胜利?】相比此前用视频回放+人工辅助的方式来判断越位 , SAOT系统无疑已经有能力做到不借助人工的帮助 , 就精确判断球员越位与否 。据测算,该技术可以将越位判罚的平均耗时从70秒减少到25秒钟 。

文章插图
2022卡塔尔世界杯墨西哥0-0波兰比赛中,当值主裁通过VAR技术回看 。图/视觉中国
虽然这项技术在今年的欧洲超级杯和欧洲冠军联赛中都已经启用,但是仍然有不少球员显得迷惑和茫然,这其中就包括昨晚梅西首次亮相的上半?。?阿根廷球员显然没有沙特球员更适应新技术带来的改变 。
“半自动越位识别系统”在做出判罚之后,系统还会自动生成一幅3D图像,展示足球与相关球员的位置状况,这幅图像会被展示给所有现场和收看比赛转播的观众 。
于是,全世界球迷在本届世界杯就看到了众多蓝色背景下球员的3D动画截图 。
第一个登上截图的,便是揭幕战中为厄瓜多尔首开纪录的巴伦西亚 , 登上截图最多的肯定是梅西的队友 , 劳塔罗·马丁内斯 。

文章插图
厄瓜多尔的进球VAR判为越位 图/视频截图
判罚更透明,过程更稀碎?
针对本次卡塔尔世界杯采用的“半自动越位识别系统”,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主席、光头裁判科里纳认为,“用科技手段辅助裁判员 , 会令足球更加公平 , 更加透明,反应更快更精准的系统,会让比赛和观众产生更好的连接 。”
相关经验推荐
- 乌媒关注:土耳其测试搭载乌发动机的“红苹果”无人战机
- 英媒:土耳其对非洲武器出口猛增“事出有因”
- 卢甘斯克当局:“完全清除地雷需要几年时间”
- 芯片有哪些大分类方法 芯片有哪些大分类
- 梦见抓小偷并且抓住了还报了警 梦见抓小偷并且抓住了
- 杭州市原市长刘忻新职明确,“不怕触及矛盾”的工学博士曾打破一个惯例
- 杭州临平区通报“无证摊贩被执法”事件
- 阿根廷13分钟内3个进球被吹越位!世界杯首次启用的“半自动越位”技术到底有多牛?
- 外媒:克里米亚遭“无人机攻击”,当地防空部队进入戒备状态
- 易经掐算公式?神奇的掐算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