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请聆听来自动画的女性声音( 三 )


而在评论《冰雪奇缘2》的文章里 , 作者焚纸楼也提到 , 新世代迪士尼公主的魅力 , 正是在于 “对所有世代所有年纪的对非主流(包括而不仅限于LGBT)孩子 , 所送达的打气以及温情……定锚了迪士尼近十年来的新价值观的路线 。 ”
↓从迪士尼公主电影看女权主义的发展 ↓- 点击图片阅读 -
↓深入剧情和幕后——迪士尼首部「东南亚大杂烩」香吗? ↓- 点击图片阅读-
↓毁掉《冰雪奇缘2》 , 从迪士尼回归对「公主」的腐朽偏见开始 ↓- 点击图片阅读 -
美国电视动画方面 , 自从90年代MTV、卡通频道等电视台带来多元动画风格 , 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深入女性心理、展现女性困境的动画
↓打破女性刻板印象 , 她怎样制裁动画界最渣的PUA ↓- 点击图片阅读 -
《哈莉奎因》
↓性骚扰、胸部焦虑、升职……讲述女性困境的成人动画长啥样? ↓- 点击图片阅读 -
《鸟姐妹》
声音|请聆听来自动画的女性声音
文章图片

《拽妹黛薇儿》 , 没有文章但是一直想写 , 先挖个坑
再次来到日本 , 源远流长的御宅文化和高度发达的商业体系孵化出许多我们熟悉的女性形容词:萝莉、御姐、病娇、三无……女性的“人设”类型似乎比男性多得多 。 角色的每一种发型、服饰甚至说话风格都被赋予特别的审美意味 。
例如单单摘出服装——学术趴就有两篇相关的文章: 动画中的制服 , 照应了其在日本社会中隐含的青春、禁忌甚至是情欲的意味;经过艺术加工 , 又在观看的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符号意指体系 , 甚至反过来影响现实认知 。
↓日本动画中制服文化的终极学术图鉴 ↓- 点击图片阅读 -
↓深度剖析!为什么水手服让人记住了美少女战士? ↓- 点击图片阅读 -
另外 , 学术趴过往文章还论述过各种类型动画里的女性形象:
例如在奇幻冒险动画中 , 作者半张纸循《动画机器》作者托马斯·拉马尔的思路 , 梳理《天空之城》《蓝宝石之谜》《人型电脑天使心》等作品中的“蓝宝石女孩”形象 。 她们与男孩相遇 , 然后一同踏上冒险之旅;她们身世成谜 , 力量非凡; 她们同时具有毁灭性和拯救性——似乎对应着精神分析学中男性逃避阉割焦虑的两条途径:贬低或是崇拜女性 。
↓从藏在少女私密处的「蓝宝石」 , 谈日本动画中的性别不对称 ↓- 点击图片阅读 -
再如在作者塔卡西对新旧两版《新世纪福音战士》的评论中 , 作者认为在旧版EVA里 , 初号机是“法西斯母性”的象征 ,“将‘母亲’神格化为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的同时 , 也展现出了‘母性’光辉背后的阴暗、暴力与疯狂 。 ”
有趣的是 , “女性”也正是塔卡西对新剧场版批评所在—— 原先“拟似家庭”关系里复杂且丰满的女性角色描写不见了 , 女人全都直接“升华”带上了令人窒息的圣母光环 。
↓用“家庭”的视角 , 重读神作「新世纪福音战士」 ↓- 点击图片阅读 -
旧版EVA评论
↓新世纪神作看完了 , 我大受震撼 。 可是... ↓- 点击图片阅读 -
新版EVA评论
曾经在60年代和90年代引发热潮的魔法少女动画 , 其中的女性形象也得到须川亚纪子等人的广泛研究 。 相比于男孩 , 女孩获得力量之后 , 习惯于将力量视为“秘密” , 维持原先的日常家庭/学校/社交(甚至是作为弱者)生活 , 使用力量是为了身边的人 , 使用的方式也更加温柔 , 即便在解构性质的《魔法少女小圆》里 , 依然呈现出一种“外在社会性”与“内在封闭性”的反差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