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季,这些新特点值得关注( 二 )


考试内容及参考书目更换是正常现象,与“难度”无关
许多学校的2023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公布,一些专业课考试内容有了变化,比如参考书有更改等 。这也引发高度关注 , 是不是意味着考试将更“难”?在报考人数极可能增加的前提下,会不会“难上加难”?
王传毅说:“专业课考试内容的变化属于学校依据人才选拔要求以及学科理论知识发展变化进行的自主调整 。随着知识的更新、人才选拔要求的变化,考试内容以及参考书目的更换是正常现象 。”
近年来 , 教育部要求推进按一级学科命题 。以西安工业大学为例,根据这一要求 , 将自命题科目数从54门降到33门 , 并及时公布《西安工业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指南》 。
各学校公布参考书目,实际上是为减轻考生复习压力 , 方便广大考生备考 。
“考研人数增加不一定带来考研难度的增加,10年前考研人数少,但招收的研究生也少;现在考研人数增加,但招收的研究生也在增加 。因此 , 不能刻意放大绝对数量的增长来‘贩卖焦虑’ 。”王传毅说 。
“最需要看到的是,比考研规模更重要的是考生报考的学科结构 。目前考研的一个现象是 , 经济管理等热门学科竞争激烈,但涉及国家重大战略的高精尖缺学科却时常遇冷,冷门绝学难有传承 。如何有针对性地对考研群体进行引导,让更多考生将个人学业融于国家民族复兴大业之中,是亟待关注的重要问题 。”王传毅说 。
对于考生个体来讲,能否杀出重围并不在于报考人数和分数线,而在于自身在所报专业和学校的排名情况 。
研究生分数线是依据招生名额与进入面试名额的比例划定的 。例如,一所院校招收100个人,如果招生录取人数和参加面试的人数比例是1∶1.2 , 则会有120人进入面试,分数线则由高到低降序排列 。具体进入面试的差额比例 , 国家指导性建议为一般不低于120%,具体由各学校自定 。
赵祥模说:“分数线划定原则是,首先考生分数要达到所在学科(领域)当年国家分数线即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过线’ 。考研国家线有A区、B区两档划分 , 这两类地区的分数线通常会相差2~10分左右 。在此基础上,学校可根据达到国家线的人数和招生计划的匹配度进行自划线,自划线的分数视当年情况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确定 。”
“逆向考研”现象,折射出专业学科特色优势进一步提升
“逆向考研”也是近期热点话题,即“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考研目标不再局限于“双一流”建设高校 , 将普通院校也列入选择范围 。不少人将此看作考研“形势严峻”的信号 。
“实际上这种情况往年一直都有,有的是由于选择专业和导师的原因,有的是因为许多学校之间其实并没有外界流传的那么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对个体影响确实是有限的 。尤其是在专业和学科方面,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判断与选择机会,也希望考生结合自身能力和兴趣去选择合适的院校 。”赵祥模说 。
王传毅认为,考研是考生基于个人意愿和个人能力的综合判断 , 固然考生有“成功概率”的考量,但更重要的还是看报考学科的优势特色水平 。
“首先,国家一直鼓励高等院校特色发展,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在不同领域和方向上争创一流 , 因此,尽管考生在一定程度上会考虑学校整体的办学历史、学术声誉,但更重要的还是会看报考学科的优势特色水平;其次,目前出现了很多市场导向的大学排名或学科排名,其指标体系存在重大缺陷,特别是基于论文或项目之类的‘五唯’指标进行简单化排名,不能反映高校或学科全貌,尤其不能反映人才培养特色质量及对国家、地方的支撑贡献,因此以高校排名来对高校分层戴帽,且作为考研参考,既不符合国家精神 , 也缺乏科学性 。”王传毅说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