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常见病及治疗方法有哪些图片 鹦鹉鱼常见病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二 )


【治疗】停食4~5天,全箱投抗生素药物青霉素:90×45×60(厘术)箱80万单位,上、下午各1支,连续3天为一个疗程 。一般4~5天可治愈,初期可治愈,中期可以得到控制,烂掉的鳍需1个月左右才能长好 。把患病箱内的水草拔出用清水冲净并用美蓝消毒(用火柴棍蘸一下美蓝结晶变化即可)15~30分钟 。在病鱼箱内投放呋喃西林粉剂(1~5ppm),一般3天可得到控制,6天左右治愈 。发病初期也可用0.5%~1%的食盐,亦得到控制 。
【鹦鹉鱼常见病及治疗方法有哪些图片 鹦鹉鱼常见病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3、轮虫病
轮虫病为传染性原虫病 。
【症状】病原体为轮虫,传染途径多为喂水蚤时带进虫体 。新鱼虫要清洗多遍才能喂鱼,否则易得此病 。发病率高,死亡率不高 。一般【症状】轮虫在箱内聚成云雾状 。鱼浮在水面,在鱼身上、鳃内到处寄生 。色体粘膜增多,呼吸困难 。病鱼如不及时治疗,也会大量死亡 。
【治疗】最好的方法是把全箱的水倒掉,把鱼移入新箱,再投些药 。治疗的特效药是硫酸铜,90×45×60(厘米)的箱放绿豆大小结晶块即可 。水草对硫酸铜特别敏感 。要拔掉草再投药 。不能用部分换水方法处理,这样反而加速轮虫的大量繁殖,鱼将加速死亡,所以必须全换水与投药同时进行 。此外也可用0.5%~1%的浓盐水治疗也有效 。
4、水霉病
水霉病是霉菌性传染病 。
【症状】病原体为各种水霉菌 。传染途径:水蚤、病鱼 。养过2~3年鱼的房屋到处有霉菌,新水2~3天就可污染霉菌 。在鱼没有外伤或鱼体健壮时不发病 。反之,即刻可以发病 。虽有传染性,但发病率不高,死亡率也不高,但病程长(几个月),也不容易根治 。在鱼外伤外长出白长毛或白毛缠身 。鱼卵更易感染 。
【治疗】没有特效药,以预防为主 。保持水质的清洁,和鱼体健壮 。日常操作及捞鱼时要轻巧,不要造成鱼体外伤 。用0.5%~1%食盐可以抑制霉菌生长 。通风多晒太阳,增加紫外线照射,以及流动的水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此外,也可将患鱼捞出,把外伤处的白毛用镊子取下,在患处涂些呋喃西林干粉,有一定疗效 。
5、疖疮病
疖疮病为细菌性传染病 。
【病原】病原体为杆菌 。传播途径:水蚤,病鱼或工具 。热带鱼中有几种易染此病 。如二年的虎皮、一年以上的小桃核、红桃核、蔓龙 。这类鱼特别易因患此病而死亡 。但发病率不算高 。自然死亡率不高 。
【症状】鱼体从肌肉层长出硬泡,有时能流出大量脓血 。
【治疗】待泡熟后开刀排脓,再用呋喃西林水冲洗干净,涂呋喃西林干粉或抗生素粉剂均可收到较佳效果 。严重者立即淘汰,发现身上有鼓包者捞出单独治疗 。大型鱼可肌肉注射青霉素(4~8万单位)或用药液冲洗疮面 。预防此病应保持水质清洁,防止鱼外伤 。
6、烂鳃病
烂鳃病为细菌性传染病 。
【病原】病原体为粘球菌,传染途径主要是病鱼 。从商店购买鱼易带此病 。金鱼、热带鱼都易得此病,不易根治 。常常并发肠炎,有时不出现任何症状鱼即死掉,只有撬开腮盖或解剖后,才能确诊此病 。死亡率一般50%~60%,有时高达80% 。
【症状】腮丝由鲜红变成苍白,由外缘开始靡烂,脱落 。腮盖骨内充血,中心骨坏死脱落 。腮丝之间粘膜增多,呼吸困难,轻者浮水面,重者沉箱底很快死亡 。有的鱼并发肠炎,解剖肠出血,亦有溃烂的斑点 。轻者有食欲,重者无食欲 。
【治疗】个别鱼得病捞出淘汰 。如普遍患病,全池洒药,停食4~5天 。用红汞治疗,其用量以使水变色即可,能保持3~4天,亦可撒呋喃西林粉剂,浓度为1~2ppm 。还可用抗生素(青霉素、金霉素、红霉素) 。90×45×60(厘米)1次用80万单位,上、下午各1支,3天为一个疗程 。一般2个疗程即愈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