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文学、真人影视剧到动画,武侠故事的变与不变(上)( 二 )



近代中国 , 有识之士通过武侠小说再造侠士 , 唤醒彼时国人“尚武”之风的救国理念 。 梁启超在《中国之武士道》一书中将儒家的忠、孝等概念植入到古代侠士剑客身上 , 使武侠之举变为道德典范 , 为尚武精神赋予更多“义”的内容 。 真正的侠 , 是为国家、为民族大义奋斗的理想 , 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唤醒民族自强的方式 。

武侠文化的诞生、发展 , 一直都与上千年来社会的变革、文人的思想更迭、武术文化在各个时代的流行、演变有着密切联系 。 武侠小说尽管仍旧是一种通俗文学 , 但是却可以成为民族精神的承载体 。 只不过 , 随后在民国时期出现的武侠小说以娱乐大众为故事创作的首要目的 。 这一时期的武侠故事脱离了庙堂 , 江湖味儿更重 , 且不少以当时武林真实人物为题材进行创作 , 其中佳作对武侠故事的各个方面进行深挖、创新 , 也影响了几十年后港台新武侠小说家的创作方向 。 新派武侠小说 , 对多元文化的借鉴
如今国人熟知的武侠故事 , 正是从港台延伸至内地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新武侠四大宗师”金古梁温为代表的一批港台专业武侠作家的武侠小说 。

1970年 , 在戛纳获奖的武侠电影《侠女》 , 改编自《聊斋志异》中的同名故事 。 让武侠文化扩大到更广范围的 , 则是七八十年代港台武侠电影电视剧的蓬勃发展 。 尽管港台武侠影视片自50年代起就大量涌现 , 但是真正的全面发展是香港娱乐行业的工业化制作体系成型 。 这些影视片不仅捧红了一大批武侠明星 , 也培养了数量巨大的武侠影视片制作人才 , 武术、京剧、杂技等传统文化贯穿于影视片中 , 让武侠这种类型片成为了中国影视文化行业里的独有形态 。

《今古传奇·武侠版》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武侠作者 , 可谓是中国90后的武侠启蒙杂志 。
而后 , 深受港台武侠小说、影视片影响的内地内容创作者们开始着手创作武侠小说 。 千禧年后 , 《今古传奇·武侠版》等武侠类杂志的出现 , 成为了孕育内地新武侠小说的温床 。 它们不仅填补了年轻人学生时期寂寞校园生活 , 而且拓宽了武侠文化在内地市场的受众层面 , 让这种通俗文学成为了中国文化市场不可或缺的部分 。 如今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仙侠、修真、穿越题材小说 , 其中有不少作品都是衍生自武侠题材 。 在武侠内容的发展过程中 , 从来都是前者影响后者 。 民国时期的还珠楼主、白羽等作家的作品对港台梁羽生、古龙、金庸等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和启发 , 后者的作品又因为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技法两个方面的更新 , 被世人称为新派武侠小说 。 在创作思想上 , 港台武侠小说名家借鉴了不少西方文学中的经典要素 , 汲取前人精华为己所用 , 并衍生出属于自我的独特风格 。 比如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 , 就借鉴了爱尔兰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的《牛虻》 , 金庸的《书剑恩仇录》部分情节受到《基督山伯爵》影响 。

而在创作技法上 , 古龙在《浣花洗剑录》中花费笔墨在对战双方的心理刻画和氛围营造 , 取代了常见武侠小说中复杂的招式描写 , 也是借鉴自日本武士小说和剑戟片 , 当然更不用说他在武侠小说里融入的悬疑推理要素了 。 另一方面 , 新派武侠小说也保留了民国时期旧派武侠小说的一贯特点 , 以清晰的中国历史背景和历史观结合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创作 , 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核 , 重新确立了侠义精神 。 特别是金庸武侠小说里无处不在的民族情怀、家国情怀 , 主角的最终对手不再是某个大反派而是整个时代 , 引发读者对故事的不同解读 , 对其后的武侠小说创作影响极深 。 再加上其作品改编的影视内容在内地市场的普及 , 以至于在中国谈武侠小说必谈金庸 , 甚至认为金庸的作品是中国武侠的“天花板” 。 从文学到影视 , 武侠故事表现形式天翻地覆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