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政府关于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指导意见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做好我省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切实 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城镇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和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按照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 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有改善、长远生计有保障 。
二、保障范围和对象
本意见的保障范围和对象,是指符合以下五项条件的被征地 农民 。
(一)承包地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征收;
(二)被征地时持有《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或《农村土地承 包经营权证书》;
(三)被征地时户口在征地所在地;
(四)被征地后家庭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含0.3亩);
(五)年满16周岁 。
三、补偿标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被征地农民给予一次性养老保险补偿,其补偿标准按不低于被征地时所在市、州上年度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3倍确定 。
对被征地时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的人员,按照一次性养老保险补偿标准给予全额补偿;对被征地时60周岁以下(59 周岁至16周岁)的人员,年龄每降低1岁,补偿标准按全额补 偿的1%递减 。
四、参加办法
(一)为本意见实施后新产生的被征地农民建立城乡居民基 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的一次性养老保险 补偿资金全部划入其个人账户 。
(二)被征地时男16周岁至59周岁、女16周岁至54周岁 人员,根据国家现行政策,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 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均应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 。其中,被征地后在用人单位就业的,应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
(三)被征地时男60周岁、女55周岁及以上的未参保人员,统一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
(四)被征地时已年满60周岁的人员,在享受原城乡居民养 老保险待遇的基础上,再根据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偿资金,加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计发月数,按被征地时的实际年龄确定 。
五、补偿资金的预存和管理
(一)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实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 偿资金预存办法 。
征地报批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 补偿资金预先存入当地财政部门开设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财政部门开具预存资金到账凭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国 土资源部门提供的征地项目涉及的被征地农民情况和财政部门提 供的预存资金到账凭证,出具养老保险补偿资金落实情况的审核意见,作为征地报批的必备要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申报征地 报批材料时,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审核意见和财政部门的 预存资金到账凭证作为政府报批文件的附件一并上报 。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偿资金不落实的征地项目,征地审批 机关不予批准征地 。
(二)征地项目依法批准后,被征地农民所在地乡镇应将享 受养老保险补偿的对象及标准在村(居)民小组予以公示 。征地 项目依法批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地方财政部门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最终确定的养老保险补偿金额,对预存资金(含利 息)实行多退少补 。征地项目未获批准的,由财政部门将预存资金(含利息)从预存专户全部返还当地政府指定的账户 。
征地项目依法批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财政部门将养老 保险补偿资金从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划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规定将养老保险补偿资金记入 被征地农民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