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每个智能汽车品牌背后都站着一个IT巨头,是什么吸引了IT人来造车( 二 )


  • 下游:软件开发运营商
  • 明白了吗?
    上中下游看似上游和中游最牛 , 其实利润最大的是下游的软件开发运营商(包括系统) 。
    手机制造业过于透明了 , 零部件采购成本是多少 , 生产成本又是多少 , 最终设备该卖多少钱就得有个合理的标准;手机制造商即便能给品牌各种赋魅 , 其品牌溢价又能多离谱?iPhone不也就那么回事嘛 。 而且硬件的品牌不可能一直都是某一个或几个火爆 , 所以即便是营销大师级别的iPhone也遇到了很大的压力 。 不过依靠IOS系统还是能让苹果手机成为利润奶牛 , 市值还是很高 。

    由此可见真正有价值的不是设备本身 , 当设备的硬件标准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的时候 , 硬件性能的强弱会让消费者失去兴趣 , 最终回归到对系统的使用体验方面;打造好系统生态 , 让用户养成对系统生态的高度依赖 , 随后在生态中构建出一个商业链条 , 以此为基础实现衣食住行的万物互联 , 关联消费则能激发出潜在的价值 。
    所以IT巨头们才会把关注点放在汽车上 , 因为汽车是一定会实现“新四化”的 。
    1. 电动
    2. 网联
    3. 智能
    4. 【智能手机|每个智能汽车品牌背后都站着一个IT巨头,是什么吸引了IT人来造车】共享
    汽车的电驱系统很有意思 , 它的高效率能让普通的代步汽车实现高性能 , 那么电动汽车则会重演智能手机的变化 , 从初期的拼性能到高度趋同之后 , 用户会逐渐对车辆本身失去兴趣;甚至于对驾驶本身失去兴趣 , 随后则会把关注点放在“互联车机”上 , 当汽车实现网联化之后 , 它就变成了“能开能坐的大平板” 。

    在车辆上可以通过语音助手或手动操作获得最新资讯 , 可以刷视频 , 可以在行驶中依靠听或看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 或者看到获取权限后而精准推送来信息 , 其中当然可以有与消费相关的信息
    当汽车实现高度智能驾驶之后 , 日常用车的过程中不再需要操作汽车 , 汽车则真正成为一个个移动大平板 , 而司乘人员会去做的还是用车辆去上网 。 最终实现汽车共享化之后 , 汽车的唯一价值就剩下了网联 。

    可以总结了:IT巨头会扎堆造车并不是因为造车有多赚钱 , 而是汽车未来必然会成为“移动大平板” , 将移动消费场景集成到汽车上 , 精准定位到中高消费人群 , 其潜在价值会无限大 。
    只不过造车并不赚钱 , 那么这些IT巨头为什么不选择与车企合作 , 只打造自己的系统来应用呢?
    华为就是这么做的 , 但收效并不理想;小米选择自行造车 , 阿里与上汽集团有合作 , 百度与吉利有合作且同样决定自己造车 , 究其原因应当是造车即便不赚钱 , 但自己打造的车辆可以更完美的适应自己的系统生态 , 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用户对系统的黏性 。 硬件不是不重要 , 而是在使用体验优秀的基础上去优化软件 , 所以两头都要抓好 , IT巨头们也才会加速布局自研自造汽车 。

    :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 , 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