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是人体呼吸的门户,在病毒流行的季节里,极易被传染上各种病毒,这些病毒大多都是通过呼吸道传播进入体内的 。呼吸道病毒的范围比较广,几乎体内所有感染的病毒,都与呼吸道病毒有关,这种病毒刚开始只是在呼吸道表层,继而传入到人体内,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导致一些严重的疾病 。
(二)冠状病毒(cornavirus) 系1968年从感冒病人中分离而得,属冠状病毒群,为有包膜的、单股RNA病毒,对乙醚和酸均敏感,直径为80~150nm,有独特的棒状囊膜粒(peplomers)自包囊凸出,在细胞质内增殖,通过胞质网出芽而成熟 。至少有3株(B814、229E和OC43)能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其中229E和OC43是儿童和成人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在成人普通感冒中约占10%~20%,偶尔也可引起肺炎和流行性胸痛 。本组病毒很难培养,病原学诊断依靠血清学检查,如补体结合试验(229E、OC43)、血凝抑制试验(OC43)、ELISA(229E)、RIA(OC43)等 。
(三)流行性感冒病毒 见“流行性感冒” 。
(四)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 本病毒于1953年从日本仙台一名死于肺炎的患儿肺液中首次分离出,当时命名为仙台病毒,由于许多特性与流感不同,以后又陆续分离到其他毒株,故命名为副流感病毒 。本组病毒是副粘液病毒属(paramyxo virus),系带有包膜的,单股RNA病毒,直径为150~300nm,目前已有1、2、3、4四个血清型,4型又可分为A、B两个亚型,在原代猴肾细胞或原代人胚肾细胞培养中可【呼吸道病毒五项检查的是什么 呼吸道病毒】
分离到本病毒 。副流感病毒表面有血凝素和溶血素,后者有溶细胞作用,能溶解某些动物的红细胞,有溶细胞作用,与病毒的感染性有关 。前者则能凝集某些哺乳类和禽类的红细胞 。
副流感病毒感染仅侵犯呼吸道的表层组织,在上皮细胞中增殖,所致的免疫反应不牢固易再次感染,成人中通常引起轻型呼吸道感染,而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病情重,表现为急性阻塞性喉-支气管-气管炎和肺炎 。上海市儿童血清学调查发现4岁儿童对副流感1、2、3、4B型抗体阳性率已达85%~90%,至5岁时高达90%~100% 。儿童副流感病毒感染并不少见,仅次于合胞病毒和腺病毒 。潜伏期为2~7天,发病1周内均能分离到病毒,也可应用IFT、RIA和EIISA等方法测得早期抗原,阳性率为75%~95%,目前可采用点杂交或多聚酶腱反应测定抗原 。由于存在交义反应(4型与腮腺炎病毒)、及重复感染的存在故血清学试验都不采用 。
(五)腺病毒(adenovirus) 系1953年用人增殖体细胞培养分离而得,为无包膜、核内复制的双股DNA病毒,直径为70~90nm,呈20面体对称,-20℃低温下较稳定 。在人类已分离出41个血清株,尚有较多的中间株,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类型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肺炎、膀胱炎、脑炎、角膜炎、腹泻等 。本组病毒可通过粪-口传播,也可经飞沫、家俱、污染游泳池水或移植的脏器传播 。潜伏期为2~14天 。可从呼吸道分泌物标本、眼拭、咽拭或粪便中分离到病毒,也可采用IFT、RIA或ELISA等方法测定病毒抗原作出快速诊断,在病毒分离阳性的病人中阳性率为60%~65%,在感染后7天可出现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和补体结合抗体 。用血清学方法测定抗体可明确诊断 。
(六)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virus) 于1950年首先从实验室患上呼吸道感染的猩猩中分离而得,是有包膜的单股RNA病毒,直径为120~200nm,属于副粘病毒科的肺病毒属(Pneu- movirus),仅有1个血清型 。本病毒极不稳定,在室温下2天内效价下降100倍,在4℃冰箱内4~6天效价下降100倍,是下呼吸道感染(细支气管炎-肺炎)的病原体,多见于2岁以下的儿童,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以秋冬季为多见 。
相关经验推荐
- 病毒的分类三大类 病毒的分类
- 病毒性感冒症状及治疗吃什么药 病毒性感冒症状及治疗
- 11月6日长寿区关于寻找新冠病毒感染者风险人群的公告
- 穿山甲为冠状病毒潜在中间宿主!这一重大发现有何意义?
- 如何治疗病毒性肝炎效果比较好呢 如何治疗病毒性肝炎效果比较好呢视频
- 风疹病毒igg阴性 风疹病毒igg阴性正常吗
- 番茄病毒病打什么药最好 番茄病毒病用什么药最好
- 肺部感染最怕三个征兆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 2023年3月渭南华阴人乳头瘤病毒
- 蝙蝠的研究价值 研究蝙蝠病毒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