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把一至三岁的孩子叫婴儿 。婴儿开始懂事了,自我意识也开始发展了,心理卫生的问题也就更复杂,更多了 。值得高度重视的有如下几点:
1.断奶的心理卫生问题 。断奶对孩子来说是件大家,弄不好会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重大的精神刺激 。比如,有的妈妈为了断奶与孩子暂时隔离;有的突然断一次未断成,又突然断一次,接二连三地给孩子不良情绪的刺激;还有的往奶头上涂辣椒面 。这都对孩子心理健康不利,容易造成孩子情绪不稳,大哭大闹,或者夜惊、拒食,甚至为以后患神经症埋下种子 。因此,母亲为孩子断奶要有计划,慢慢来,不要搞“突然袭击” 。在断奶之前的二、三个月里,就应哄着孩子吃蛋糕、稀粥等食物,而且这类食物的量要渐渐增加,使断奶达到“水到渠成” 。
2.耐心细致地对孩子进行大小便的控制训练 。对孩子大小便自我控制训练不宜过早,一般认为从孩子两岁半开始训练为宜 。在训练的过程中,要耐心,要和蔼,不要埋怨,不要斥责 。有人研究,通过严厉斥责,甚至打骂来训练孩子大小便自我控制,不但训练过程长,学会控制慢,而且容易造成心理创伤 。
【婴儿期注意哪些心理卫生】3 。不要吓唬孩子 。人们常看到成人以吓唬该子来逗孩子,这是不利于儿童心理卫生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曾做过实验,当孩子正在玩弄小猫的时候,突然惊吓他一下;又当他与小猫玩的时候,再突然惊吓他一下 。以后他见猫就怕,甚至见到带毛的东西都怕,而且终生在心理上留下痕迹 。比如成人说:“大老猫来了”’“大狗来咬XX了!”,并做出害怕的表情,吓得孩子听话了,老实了,感到很好玩 。可孩子是不是也觉得好玩呢?不!他是真的害怕,甚至受到惊吓 。惧怕对孩子的个性形成和发展都是有影响的 。据研究,孩子先天性的惧怕很少,怕这怕那大都是后天学来的 。例如;从来没见过猫的乳婴儿并不怕猫,如果他一抱猫被猫猫抓一下,或是大人说猫咬,孩子就渐渐怕猫,而且,以后还会通过“泛化”,见带毛的动物就怕,甚至连毛皮衣服都怕 。又如,孩子不小心手破了,流点血,父母如大惊失色,这不仅会加重孩子惧怕和疼痛,而且孩子长大成人也往往痛阈低,连打针都怕痛 。孩子总是喜欢模仿父母的行为和举止,父母如果怕狗、怕蛇、怕雷、怕黑暗等,孩子也往往跟着怕 。如果孩子从小这也伯,那也怕,谨小慎微,胆小怕事,就会造成人格缺陷,影响心理发展. 。
相关经验推荐
- 隐藏在安静背后的“多动症”
- 槽式电缆桥架的优点及选购注意事项
- 教你秒懂全轻混凝土全轻混凝土的特点及性能优势有哪些
- 花卉的养殖注意事项
- 猫薄荷对猫有危害吗?使用猫薄荷的注意事项
- 给狗狗打疫苗要注意的事项
- 哪些狗狗好养又不生病
- 猫咪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 怀孕前男性注意事项有哪些
- 教你秒懂白水泥白水泥有哪些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