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日本立即设立有参谋总长、参谋次长、陆军大臣、海军军令部长等参加的“大本营”,作为指挥侵略战争的最高领导机关 。6月9日,日本派先遣队400多人,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进入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同时根据《中日天津条约》知照中方,其后又在6月12日派兵800人进驻汉城 。
在日军先遣队出发前,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训令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得施行认为适当之临机处分”,授权大鸟挑起衅端,找寻借口发动侵略战争 。
全州和议达成以后,朝鲜政府要求中日两国撤兵,大鸟圭介开始和清廷驻朝大臣袁世凯进行撤兵谈判 。大鸟虽口头上答应撤兵,但日本政府一方面电令大鸟拒绝达成共同撤兵协议,另一方面则在6月15日抛出了“中日两国共同协助朝鲜改革内政”的方案,从而使共同撤兵协议一笔勾销 。
此后,日本开始不断增兵,到6月28日侵朝日军达到8000余人,比驻朝清军占绝对优势 。而清廷决策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则希望中日共同撤兵,既未向朝鲜增援军队,又未按袁世凯、聂士成等人的建议由清军先撤兵,最终给日本人以可乘之机 。
日本之所以提出“共同改革朝鲜案”,一方面是使自己的军队以此为名赖在朝鲜不走,另一方面又拖住了驻朝清军,完全是为发动战争而采取的手段 。
文章插图
由于清政府拒绝了“共同改革朝鲜案”,并强调日本必须撤兵,于是日本在6月22日向清政府发出了“第一次绝交书” 。
此后,李鸿章寄希望于美、英、俄等欧美列强调停,让日本撤兵 。由于前述的各国利害关系,美、英、俄只是对日本表示“谴责”而已,并未采取强硬措施,加之日本灵活的外交策略,列强最后都采取了观望态度,调停均告失败 。
7月14日,日本向清政府发出了“第二次绝交书”,拒不撤兵,并反诬中国“有意滋事”,扬言“将来如果发生意外事件,日本政府不负其责” 。至此中日谈判破裂 。
日本向清廷发出“第一次绝交书”以后,开始单独改革朝鲜内政的策略 。与朝鲜交涉期间,大鸟圭介一方面逼朝鲜否认自己是中国属国,另一方面提出五项二十七条改革方案,强迫朝鲜限期接受 。但是朝鲜政府当时是亲华的,因此朝鲜十分反感于日本的蛮横,敷衍日本的要求,并一再督促日本撤军 。到7月17日,日朝谈判也宣告破裂 。
1894年7月期间,日本发动战争的阴谋愈发明显,中国国内舆论和清军驻朝将领纷纷请求清廷增兵备战,朝廷形成了以光绪帝载湉、户部尚书翁同龢为首的主战派 。然而慈禧太后并不愿意其六十大寿为战争干扰,李鸿章为保存自己嫡系的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实力,也企图和解,这些人形成了清廷中的主和派 。到7月中旬中日谈判破裂以后,一直按兵不动的李鸿章才应光绪帝的要求,开始派兵增援朝鲜 。
随着中日、日朝谈判相继破裂,列强调停均告失败,1894年7月17日,日本大本营作出开战决定 。20日,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向朝鲜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其”废华约、逐华兵”,要求48小时内答复,朝鲜继续敷衍日本 。
1894年7月23日凌晨,侵朝日军突袭汉城王宫,击溃朝鲜守军,挟持朝鲜国王李熙(朝鲜高宗),解散朝鲜亲华政府,扶植国王生父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上台摄政 。日本嗾使朝鲜亲日政府断绝与清朝的关系,并“委托”日军驱逐驻朝清军 。
控制了朝鲜政府后,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了增援朝鲜的清军运兵船“济远”、“广乙”,丰岛海战爆发,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浪速”舰击沉了清军雇用运兵的英国商轮“高升”号,制造了历史上著名高升号事件 。
相关经验推荐
- 晋阳之战:从争霸到兼并 晋分三国 春秋五霸落幕 战国七雄开启
- 满城之战:宋太宗北伐失利 辽人报复南侵 十万辽军却完败于满城挽救大宋王朝于危难之中
- 雁门关之战:杨业以少胜多 一战成名 威震雁门关 是杨业抗辽生涯最辉煌的一页
- 真实的长坂坡之战:不止有赵云七进七出张飞断桥 真实的历史比演义更传奇
- 邺城之战:本可以提前平定安史叛乱 却遭遇了反攻安史之乱集团的最大失败
- 卤城之战:诱敌深入的经典战例 诸葛亮击破魏军发动的钳形攻势 把司马懿打得畏蜀如虎
- 宜阳之战:秦国和韩国巅峰较量 秦国大破韩国 攻占韩国宜阳 秦武王一战扬名 秦国从此打开中原大门
- 济西之战:战国历史上唯一成功的合纵之战 五国伐齐 扫清秦国东出的最后障碍
- 太原之战:是决定北宋王朝命运的关键性一战 投入四十多万精兵却一败涂地 最终导致亡国
- 君子馆之战:让宋军彻底失去斗志的一战 是宋朝军事力量分水岭 宋朝最后的精锐全军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