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春 , 危急中的宋国遣使向晋告急求援 , 可晋国却以“虽鞭之长 , 不及马腹;天方授楚 , 未可与争”为由 , 拒绝了宋国的请求 , 致使宋国在绝望中投降楚国 。公元前589年 , 楚国纠集包括秦、齐、鲁、郑、宋等重要国家在内的14个诸侯国在蜀会盟 , 是为春秋时期参加会盟国家数目最多的一次 , 其目的当然在于炫耀楚的霸主地位 , 向晋国“秀肌肉”示威 。
晋国对此虽然极度愤懑 , 但仍未作公开的对抗 , “是行也 , 晋辟避楚 , 畏其众也” 。晋国这一避楚锋芒、静观时变的策略应该说是正确的 。因为它虽然带来暂时、局部的损失 , 可是却为安定内部、扩充实力、再次争霸赢得了时间 , 准备了条件 。
同时 , 晋景公君臣也并不完全放弃对中原局势施加影响力的努力 , 以牵制楚国的行动 。如邲之战之后不久 , 晋国就对郑国采取了几次教训式的军事行动 。公元前595年 , 晋景公起兵伐郑 , “告于诸侯 , 蒐焉而还” , 目的就是“示之以整 , 使谋而还” , 在总体方针对楚的霸权容忍退让的同时 , 仍适当地对楚国保持一定的压力 , 使其有所顾忌和收敛 。
第三 , 出兵攻灭赤狄部落 , 拓展疆土 , 增强实力 , 为日后从楚国手中夺回中原霸权积累资本 , 创造条件 。晋国的北部地区散居着诸多戎狄部族 。其中西北面主要是白狄 , 东北部则有赤狄 。它们时常进犯和骚扰晋国 , 成为其肘腋之患 。邲之战后 , 晋景公在对楚国采取战略守势的同时 , 集中力量对狄人进行军事打击 。根据争霸中原的全盘考虑 , 晋景公把打击的矛头主要指向东北方向的赤狄部落 。
公元前594年 , 晋景公派遣荀林父统率大军攻灭潞氏之狄 , 杀死潞王鄷舒 。次年 , 晋景公又委任士会率兵攻灭赤甲氏及留吁、铎辰等赤狄部族 , 尽占其地 , 将晋国的实际控制疆域 , 大举向东拓展至太行山以东的黄河北岸地区 。使晋国成为中原北部西起河西洛水、桃林崤函 , 跨越黄河 , 东至邢、邺 , 南括南阳要地的一流强国 。不仅卓有成效地解除了来自东北方赤狄的巨大威胁 , 也大大地增强了晋的综合国力 , 使得原先多面受敌的不利战略环境有所改观 。故有的论者认为:晋景公决策攻伐赤狄 , 奄有其地 , 实际上是全面奠定晋国尔后霸业的基础 。
第四 , 分清主次矛盾 , 把握战略机遇 , 积极争取与国 , 打破孤立状态 , 以求转变被动、不利的战略态势 , 尽早摆脱四面受敌的困窘 。邲之战以后 , 中原地区绝大多数中小诸侯国均选边站队 , 承认楚国的霸权 , 接受楚国的操控 , 晋国的处境相当孤立、十分落寞 。晋自崤之战以来 , 饱受秦、楚结盟前后夹击自己之痛 , 深知争取与国、联合对楚的极端重要性 , 故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 。
在具体的行动过程中 , 晋景公将重点置放在对齐国的全力争取上 。这是因为:齐国素为东方大国 , 具有较强的实力 , 拥有较高的威望 , 若是能与其为同盟 , 则一是能对楚国产生很大的震慑力 , 二是能感召中原地区的其他诸侯 , 使之重新对晋国产生向心力 。所以 , 从战略全局考虑 , 齐国应该争取 。另外 , 齐国此虽亦为楚国所争取的对象 , 双方之间曾通使聘问 , 关系较为密切 , 但它毕竟尚未一面倒地依附楚国 , 仍处于中立的状态 , 地位比较超脱 , 只要行动及时 , 方法恰宜 , 晋国还是有希望将齐国争取到自己的这一边的 。所以 , 从当时实际情况分析 , 齐国能够争取 。
相关经验推荐
- 麻隧之战:晋国率联军重创秦国 秦国向东发展中遭遇的第二次失败 秦国因此数世不振
- 王官之战:秦国和晋国再次较量 秦国一雪前耻终于击败了晋国 秦军大胜秦缪公非但没有庆祝 反而颁布罪己诏
- 松锦之战:明朝和清朝的最后一场关键战役 是决定大明帝国生死攸关的一战 明朝输掉了关外精兵全面退守山海关
- 襄樊之战是一个老将和一匹老马最后的辉煌 襄樊之战中关羽面临的对手有哪些?为何说他虽败犹荣?
- 淝水之战的淝水是指哪里
- 金铲铲之战泽丽装备阵容推荐:霓虹之夜泽丽阵容攻略[多图]
- 手游《谍影虫虫》评测:虫虫保卫家园之战[多图]
- 扬州之战是大明王朝最后的热血 誓死不降的史可法最终引发了扬州十日 扬州居民几乎全部惨遭屠杀
- 中国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战争之一大凌河之战是真正决定明清两国命运的决战 为何说大凌河之战是后金势力发展的一道分水岭?
- 石亭之战助推孙权登上帝位 曹魏二十年不敢兴兵犯境 石亭之战东吴取胜的原因有哪些?石亭之战影响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