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价廉的工具人从现实到游戏随处可见“雇佣兵”

物美价廉的工具人从现实到游戏随处可见“雇佣兵”
文章图片
在13世纪中期欧洲战场上已经出现了一部分拿命换钱的职业“雇佣兵” , 比较著名的拜占庭“万国军团”就是一群雇佣兵组建而成 , 不过早期文献中还没有雇佣兵这样的词汇 , 更多形容词是“外籍兵团” , 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为“外来户籍的武装士兵” , 而最早的雇佣兵出现在哪个世纪 , 以现在欧洲或亚洲的史学资料已经无从查找 , 因为雇佣这个词所代表的意义非常模糊 , 什么样的情况下算雇佣?是给一定金币或报酬 , 按照约定时间或事件或其他要求来履行契约的 , 可以归类为雇佣兵?以此界定的话保全人员也可以叫雇佣兵 , 那么早期欧洲各个时期贵族自行组建的武装力量 , 在给与一定酬劳或地位来换取士兵的武装保护或战力提升 , 也是一种雇佣制度 , 这种情况下的武装士兵 , 算雇佣兵吗?
要想弄明白这类似矛与盾一样的界定标准 , 就要先从各个时期部族或城邦来一一探讨 , 当时欧洲人对家族或部族归属感非常强烈 , 举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情况 , 就是影视或文学作品中常见 , 比如《指环王》这部文学巨著中 , 精灵就经常以某某王之子来介绍自己 , 一方面是显示自己的身份 , 一方面代表着荣誉与归属感 , 可是精灵族或国家即使在厉害 , 在与索伦的争斗中难免会有战败的时候 , 一旦某个部族或城邦被打败 , 当时没有一起撤退的精灵士兵 , 后续出路只能是自谋生路或找寻家族 , 可凡事都不会事事顺心 , 找到了还好 , 要是没找到那?再按照这样的设想延续下去 , 就是跑到人类地盘来谋求生路或者与其他精灵组成小团体 , 可无论选择哪一条 , 短期内提升自身武装实力才能保命 , 这个道理谁都懂 , 可实力的提升必然离不开贸易 , 在没有本钱开展贸易的情况下 , 只能以自身技能价值来兑换相应报酬 , 这就跟不少游戏的初期设计一样 , 先通过一些简单的任务(送个物品、采摘物品)等 , 来换取报酬 , 随着实力增加再逐渐接手更高要求的契约 , 也就形成了一种雇佣制度 , 即一方出钱一方干活 。
物美价廉的工具人从现实到游戏随处可见“雇佣兵”
文章图片
上文中只是简单的举例 , 因为雇佣制度以现在的眼光来看 , 就是很简单的拿钱干活 , 可回到早期的古代 , 无论是欧洲还是亚洲 , 雇佣兵一词都异常模糊和难以界定 , 如果单纯以外籍来界定是否为雇佣兵 , 表面上看倒也简单 , 可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 , 再举例一个国人耳熟能详的例子《三国》 , 想必说道这 , 不少人会淡淡一笑 , 这个再清楚不过的中国历史 , 随便一个案例都能引起探讨 , 那么就拿赤壁之战来说吧 , 当初曹操率领的大军一路高歌猛进 , 直逼东吴 , 奈何孙刘两家已经结成同盟 , 暂且抛开《三国演义》剧情 , 就真实记载中 , 当时曹操一边要对抗刘备 , 一边要对抗孙权 , 势必要两线作战 , 而当时中国的国土面积并没有如今这么大 , 曹操当时位居北方 , 招募兵勇可以打着国家旗号 , 这些兵勇就不算雇佣兵 , 也就是正规的国军 , 但最后的历史进程是曹操打败了 , 最终结局是回到了根据地 , 可不代表自己当初带出去的大军能全数回来 , 抛开战斗减员或者非战斗减员 , 出去10万能回来2/3就算多了 , 不要以为现实是影视剧 , 大军动则几十万上百万 , 那是包含了所有战斗与非战斗人员的总数 , 而且打仗也没有把全部家底都押在一场战役上的情况 , 因为人都不傻 , 只要感觉形式不对 , 撤退保存实力才是上策 , 真正把一个部队的士兵全投进去 , 只有遭遇了伏击或包围 , 很少有全灭的情况;回到前文中的曹操 , 在撤退的时候肯定会有部队投降或跑散的情况 , 加之古时交通极其不便 , 想要自己从东吴讨回曹魏地盘 , 期间的波折想想也知道多困难 , 索性就投降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