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拍照效果对手机意味着什么?业内人士:最重要功能,没有之一

iPhone|拍照效果对手机意味着什么?业内人士:最重要功能,没有之一

文章图片

iPhone|拍照效果对手机意味着什么?业内人士:最重要功能,没有之一

文章图片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周琦
你有多久没用过相机拍照了?
很多人在被问到这个问题时 , 回答基本上都是“10年前”——除了一些手中有单反或者微单相机的“玩家” 。
2010年左右 , 很多人出门旅游都会带上卡片机 , 索尼、松下、富士、理光、奥林巴斯等品牌激战正酣 。
如今 , 卡片机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 , 人们想要拍照、录视频 , 通过手机就可以全部搞定 。 即便是以往被誉为“专业”的单反相机 , 市场也日渐萎缩 。
此前的专业影像市场被日本、欧美等地品牌垄断 , 而随着手机硬件不断发展 , 移动摄影的兴起给了手机品牌在专业影像市场留名的机会 。 更是有业内人士直言:在众多消费者眼中 , 拍照效果好坏是其购买手机时最重要的考量点 。
中国的手机厂商 , 能否能借此契机 , 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进阶之路 , 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摄影厂商“放下身段”
20世纪初 , 斯蒂格里茨的摄影分离派开创了直接摄影 , 确立摄影艺术的主体地位 。 摄影开始真正回归记录客观的瞬间 。
后来 , 相机界又经历了从沉重复杂的大画幅和120胶片相机 , 过渡到小巧轻便的135胶片相机的过程——徕卡的问世 , 标志着相机走向35mm相机为主的时代 。 摄影史上最广为人知的照片 , 也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爆发 。
2000年前后 , 卡片机以其轻薄的身材、靓丽的外观逐步成为时尚年轻的消费者购买数码相机的重要选择对象之一 。 然而 , 卡片机也只是摄影史上的昙花一现 , 仅仅10余年后 , 就逐渐被手机替代 。
其实 , 能拍照的手机大概在2000年前后就已经出现 , 但手机摄影真正质变的时间 , 大概是在2010年 。 这一年 , 苹果iPhone4横空出世 , 手机的拍照体验和成像品质自此有了飞跃 。 同时 , 为手机摄影提供分享平台的Instagram上线 , 图片社交时代来临 。 这一年 , 3G网络也已开始普及 , 为图片的高效传输提供了保证 。 手机摄影就此开始走向辉煌 。
在《手机摄影笔记》作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李硕看来 , 摄影设备从单反、卡片机到手机的演变 , 都具有不少共同点——它们都是人们追求轻便的产物 , 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在“硬画质”上较为逊色 , 但都能凭借更丰富的功能弥补这一不足;产品形式都更为丰富多样 , 作品更加易于传播和分享 。
“手机的进化速度远比当年的135相机快 。 短短10余年 , 其拍摄功能已从‘和相机一样依赖于传感器性能’ , 过渡到‘软硬件结合的计算摄影时代’ 。 未来专业相机市场与手机市场的趋势 , 我想会是一个二者并存 , 并且互相取长补短的方向 。 ”李硕说 。
越来越多的传统摄影厂商 , 已经开始和手机厂商合作 , 从刚开始的提供硬件 , 到后来的提供技术支持、合作研发等 。 摄影厂商和手机厂商 , 逐渐成为一条产业链上的“战友” 。
2016年2月 , 华为与徕卡达成战略合作 , 同年 , 华为P9系列成为首款采用徕卡双镜头的智能手机 , 一时间引发轰动 。 此后 , 随着品牌力不断提升 , 华为手机逐渐成为国产手机中的佼佼者 , 虽然这与其自研的芯片、操作系统等有很大关系 , 但业内人士认为 , 华为手机的拍照效果提升 , 也是其快速崛起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
“传统摄影器材厂商开始和手机厂商之间的跨界品牌合作 , 看似‘放下身段’ , 实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寻求双方共赢 。 对于传统摄影器材厂商而言 , 和新兴的手机厂商合作 , 可使自身品牌更显年轻活力;而手机厂商借助传统摄影器材厂商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基础 , 可以增强产品在影像方面的优势乃至突破 。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说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