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ua|中国人如何拯救日本家电产业( 二 )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如日中天的阶段 , 松下、东芝、索尼等日本大型综合电机集团的营业收入 , 普遍有七八成来自于黑电(电视机录像机)、白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产品 , 在海外发展中国家市场 , 这些日本品牌家电“大件”往往就是一个家庭财富和阶层的终极象征 , 例如在二十多年前的中国 , 29英寸或更大尺寸的松下彩电售价动辄上万 , 一台日本原装进口彩电等于当地一套房子 , 大概不算十分夸张的价值对比 。
然而随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 , 昭和时代“日本制造”狂飙突进的发动机 , 产业-金融-官僚复合体最终熄火 , 日本经济的“生态环境”为之一变 , 家电产业的衰败也就此拉开帷幕 , 短短二十年 , 家电已经从“日本制造”的象征 , 变成了“日本制造”的累赘 , 三洋电机这样本就在市场格局中处于劣势的玩家 , 以不同形式纷纷出局 , 即便是原有的头部企业 , 也不再对这个日益缩水的市场投入精力 。

(日本家电产业的衰落轨迹)
在今天的日本大型机电、电子集团业务版图中 , 家电乃至更广义的消费电子产品普遍已经边缘化 , 日本品牌在大踏步地退出个人终端消费市场 , 贡献过半比例营业收入的 , 已经是面向电子、汽车、建筑业等企业客户的零部件和材料等中间品 。 以目前日本综合电机制造商的领军企业日立为例 , 家电业务仅占其总体营业收入的5%左右 。
日本家电曾经行销全球的盛况也早已成为昨日黄花 , 中韩等国的新兴家电巨头风卷残云接管了日本家电的海外市场份额 , 甚至在日本国内市场 , “国产”家电的地盘也日益缩水 , 家用电器类产品进口在2000年后已经超过出口额 , 并且贸易超入越来越大 , 日本消费者嘴上坚定不移支持“技术力”超群的“国货” , 身体却非常诚实地选择了性价比超高的中国家电 。

(曾经的家电制造霸主日本 , 已经成为家电产品净进口国)
日本家电产业为什么会在如此短时间内走向衰亡?
以往过多的商业评论集中于企业微观层面 , 比如综合电机制造商的“垂直整合”生产系统相较新世纪以来形成的全球化“水平分工”生产网络效率劣势 , 又比如日本企业的过度“技术中心主义” , 堆砌公司研发的新技术成果 , 却忽视对最终用户 , 也就是消费者实际需求的理解 , 从而产生产品迭代的“加拉帕戈斯化”(garapagosu-ka)现象 , 越来越远离市场主要趋向 。
我们则会将视野拉得更宽一些 , 为您梳理更宏观的市场驱动因素 。
03
榕树—榕小蜂生态系统
市场是每一个微观交易的总和 , 微观交易行为的变化 , 最终汇集成一个产业的生灭兴衰 。

当企业与家庭部门的行为形成互利状态 , 也就是消费者需求旺盛 , 企业快速扩大业务 , 员工收入提高 , 有更高的消费能力 , 进一步刺激需求...在宏观上就表现为一个产业乃至一个经济体的发展壮大 。 反过来 , 当企业和家庭部门的微观行为变化 , 企业基于不利的预期压缩投入 , 员工收入停滞 , 基于同样的不利预期压缩消费...显而易见 , 当企业和家庭部门都普遍预期“冬天”要到来的时候 , 这些微观主体的活动就会使一个产业乃至一个经济体的发展真的进入“冬天” 。
从企业决策的层面看 , 日本综合电机制造商面对家电市场增长停滞的前景 , 几乎每一个应对孤例来看都是正确的 , 如提高高端产品比重 , 扩展其他高毛利的新产品或中间品业务 , 压缩企业内部管理成本 , 海尔、美的、格力等中国家电巨头也不约而同在做类似的业务优化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