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漫谈山灵MG800动圈耳塞:红海市场里的搏杀之作( 二 )



MG800使用的是DLC+碳纳米管复合膜片 , 以及大黑音圈结合N48双磁路高效系统 , 使得它具备极佳的瞬态响应、并具备很高的易驱性 。 从外形上也不难看出 , MG800使用了半开放式的结构 , 能够进一步增强声场、空气感、并充足地释放耳压 , 纯钛的材料选用甚至让它做到了比MG600都更为轻质而舒适的佩戴感受 。

之前每次看到高刚性振膜的配置我就发憷 , 我是真的不想再在2022年还看到无脑堆高频、太过吃播放器搭配的耳塞了 , 好在山灵倒是没有这种“黑历史” , 即便MG800总体上可以称得上是“素质流”的塞子 , 但润Fi的中频、良好的高频控制力也依然是保留了下来 , 搭配M7这种相对硬朗、框架很凝实的播放器 , MG800的基础宽松度都是很高的 , 总体而言依然能够满足传统动圈爱好者对于“圈味”的需求 。
我个人还是更加偏爱和山灵自家M6 Ultra的搭配 , 虽然相比M7来说 , 它的横向声场稍稍内蜷一些、没有那么的开扬和舒展 , 但把开声时MG800那激扬的高频、轻微的颗粒感给抹的非常柔顺 , 这套组合几乎是把所有的小编制曲目给通吃了 。 流畅细腻的乐感何尝不是绝大部分的国产厂家的调音短板、以及久久达成不了的目标 , 但目前这一套万元级的组合就能够享受到 , 而且在乐感表达上的到位程度甚至可以让我去忽视和更高阶的产品相比在素质层面的差距 。 打开Gryphon三重奏团的莫扎特K.254 , 三个乐章曲毕的时候还沉浸在小提琴和钢琴的完美交融之中(顺便全网求购这张碟的购买渠道) , 如果说M7驱动下的MG800好比举重界的吕小军 , 充满了阳刚和力量之美 , 那么M6 Ultra伺候下的MG800则是“吊环王”陈一冰 , 俊美容颜下具备灵活的跳跃身法 。

而如果是平时喜欢听听马勒、布鲁克纳 , 追求大动态听觉刺激的大编制爱好者们 , MG800则需要更高的前端去驱动 , 它在信息量和动态方面的表现完全是撑得起大场面的 , 但横向声场和纵深则比较吃潜力 , 我自然不可能要求每个用户去拿LP6TI来挖掘其潜力 , 但如果可以的话 , 用上你手头的也许还尚存的便携耳放、或者台式机器 , 你就知道MG800的潜力不止于此 。 而在绝大部分前提下 , 我还是倾向于把MG800定义为一个综合杂食、略偏小编制的机器 。
【红海|漫谈山灵MG800动圈耳塞:红海市场里的搏杀之作】而它在我眼里具备越级能力的 , 除了张力与控制力兼备的高频以外 , 更惊艳的其实是低频部分的下潜深度与动态爆发力 , 在听常规流行曲目的时候它具备的是良好的肉感与弹性 , 可能“存在感”并不会有那么过分 , 但如果换到定音鼓或者现代录制的电影OST时 , 它汹涌的爆发力和极低频的深度会立刻显现出来 。

有时候一个产品的缺点是否算得上是缺点 , 需要考虑其“相关元素”的完成度 , 比如MG800的绝大部分素质单拎出来去考量的话在同价位都是优秀的 , 总体的素质在同价位能打到85分 , 但其非常惊艳的两端延展一旦达到了95分 , 会让我产生一个念头 , 那就是“如果密度再大一点就好了”、“横向再宽一点就完美了” 。
相比我前文提过的一些同期竞品来说 , 再加上MG800对于可换导管、耳塞套的配置 , 我觉得这次山灵对其声音的表达还是稍有些激进和勇敢的 , 甚至颇有一些放手“搏杀”的意味 , 因为做一个中规中矩的产品肯定永远不会出错、但如果用户过于追求“木桶效应”的话 , 肯定会觉得MG800依然有它的不足 。 但我的结论是 , MG800这个产品给我感觉它背后的创作者对调音的把控非常的老辣、懂得适度的感官刺激、也希望能够在尽可能平衡的基础上做出某一两项特别突出的点 , 比如我极其佩服MG800在“素质感”的表达上几乎拉满了 , 但依然有很好的人声润泽度、男女声平衡性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