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二 )


礼是仁义外在的具体规范,而仁义则是礼的内在价值和精髓实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离开仁义,礼就成了虚文;没有礼,仁义也就只能是空谈 。儒家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又近乎琐细的礼的体系,给予礼以高度的重视 。儒者奉具有权威性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为经典,借助历代学者的诠释,论证礼学的深刻内涵 , 礼由此发展成为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义是处理人际关系、判断是非善恶的价值标准 。一般而言,人的行为出发点多是根据自身的某种现实需要,因此利的存在成为其行为的内在促因 。然而在儒家的传统认识里,利是不能成为行为评价的价值标准 。如果将所依据的判断尺度归结为外在的某种利益 , 那么结果只能造成现实评价的混乱和无序,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要具备一贯性、稳定性和普遍性等特征 。
中国社会一般强调仕宦中人的廉洁和清白,“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 。执政者管理民众,要求民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所以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说法 。儒家以仁政德治的角度出发,倡导政府官员廉洁奉公、清白自守,反对官吏以权谋私 。不以权谋私,不但是儒家所重视的官吏德行,还是不容忽视的政治伦理 。举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八个德目 , 廉所指向的就是官吏的政治道德 。后来发展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之说,则是将四者作为国家生存发展的支撑性因素予以重视 。清人刘锡鸿说:“且夫忠诚勇毅之才由廉耻出耳 , 廉则聪明不蔽以贪欲,而体事之心专;耻则位置不安于卑庸,而赴事之力奋 。”(《复李相伯书》)廉洁是官员德行、政绩的根本,“廉者,政之本也 。”(《晏子春秋·内篇》)宋儒吕本中也提到 ,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 , 曰勤 。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下之援 。”(《舍人官箴》)
知耻是为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有“立人之大节”、“治世之大端”之称 。知耻,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指向人内在的善恶和荣辱,守仁义、知荣辱、慎言行是其要求 。儒家理想的士君子形象是“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中庸》曾提出“知耻近乎勇”的伦理命题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之说更是将知耻与廉洁并提,把民众与国家进行联系,认为“人有耻 , 则能有所不为” 。士之为士,由羞恶之心导引而来的知耻之心,是儒家判定人与非人的标准 。耻与廉的结合 , 又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向度 。如此,廉耻不仅是立人之大节,还因为人的知耻之心的扩展而成为重要的立国精神要义 。所以在经历了天崩地解、朝代鼎革的顾炎武那里 , “士大夫无耻,是为国耻”便成为发人深省的痛彻之言,具有不可磨灭的警示意义 。
总而言之,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道德操守的八个方面 , 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内容 。以儒墨道法各家伦理话语为内容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实践,构成了自先秦以来中华民族行为规范的总和,也被视为中华民族性格和思想文化传统的核心 。经过历史的沉淀 , 中华优良的道德传统,不仅对形成新时代优良道德风尚具有重要作用 , 还能为中华民族的和谐发展提供思想资源 。我们相信,古老的东方道德传统,在经过符合现代社会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后 , 必然会发展成为维系社会秩序、改善社会风尚、协调人际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不竭的精神力量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