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电子对效应 惰性电子对效应定义


惰性电子对效应 惰性电子对效应定义

文章插图
惰性电极的性质?惰性电极(C、Pt等):只起导电作用 , 不参与反应;
惰性电极有石墨、铂、金等电极 。
【惰性电子对效应 惰性电子对效应定义】在电解池中,电极本身不参与反应的电极称为惰性电极,反之称为非惰性电极 。石墨、铂等电极为惰性电极,其它电极一般为非惰性电极 。惰性电极是指不易得失电子且一般不与电解液反应的电极 。由铂、金或碳等惰性材料与含有可溶性的氧化态和还原态物质的溶液组成 。它本身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 只起传递电子的作用 , 其电极电位等于溶液中氧化还原电对的电位 。
917电子构型什么意思?原子内电子壳层排布的标示 。又称电子构型 。锰离子是9至17电子构型的原因如下:1.离子的2e , 8e,9至17e,18e,(18加2)e构型指的都是离子的最外层有几个电子,(18加2)e是最外层和次外层,因为惰性电子对效应;
2.锰为25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为2,8,13,2,或1s2,2s2 , 2p6,3s2,3p6,3d5 , 4s2;
3.锰离子为锰原子失去2个4s电子的产物(在填充电子时,能量顺序为4s小于3d,在失电子时,能量顺序为4s大于3d,参见徐光宪n加0.7l规则和n加0.4l规则),所以核外电子排布为2,8,13 , 或1s2,2s2,2p6,3s2 , 3p6,3d5,最外层为第3层,一共13个电子(2个3s , 6个3p , 5个3d),所以是9至17电子构型 。
被称作惰性电子对的是?所谓惰性电子对,就是指当原子的原子序数增大时,电子层数增多时,处于ns2上的两个电子的反应活性减弱,不容易成键,例如碳族元素 , CSiGeSnPb , 其中,碳和硅等前几个元素是以正4价化合物稳定性强,而到了后面,铅则是以正2价化合物的稳定性强,这就是惰性电子对效应的一个很好的表现 。
可以这样来解释这种现象,电子层数越多 , 越到外层 , 两个亚层的电子的距离就越远,那么外层的电子就对内层电子形成了一种“保护”效应,使得内层的电子不容易参与成键,所以上面的铅的内层的6s2电子就不容易成键 , 铅的正二价化合物就比较稳定 。
氧化铅的氧化性?PbO2具有强氧化性的原因是:6S2的惰性电子对效应,这两个电子不易失去,所以Pb稳定的氧化态为+2价 。
PbO2不溶于水和醇 , 溶于乙酸和氢氧化钠 。加热分解;为强氧化剂 。酸性条件下,可以把二价锰离子氧化为高锰酸根;与强碱加热生成高铅酸盐;由漂白粉与碱性氢氧化铅溶液作用而得 。
用作分析试剂、氧化剂、媒染剂、铅酸蓄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还用于制火柴、染料等 。用熔融的氯酸钾或硝酸盐氧化一氧化铅(PbO) , 或用次氯酸钠氧化亚铅酸盐可制得二氧化铅,二氧化铅在自然界中以块状黑铅矿存在 。
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电子对效应?当辐射光子能量足够高时 , 在它从原子核旁边经过时,在核库仑场作用下,辐射光子可能转化成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这种过程称作电子对效应 。
位于周期表第4.5.6周期的p区元素,有保留低价态 , 不易形成最高价的倾向,这种现象跟长周期中各族元素最高价态与族数相等的倾向是不协调的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