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在尹继善、陈宏谋官府之中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替两位封疆大臣写奏章 。这两位大臣,都是乾隆年间政坛大腕级的人物 。他们给皇帝的奏章,几乎都是王杰起草缮写的 。因此 , 乾隆皇帝在不经意中,也慢慢熟悉了王杰的字体 。只是 , 他当时并不知其人为何人也 。乾隆二十五年,王杰的机会来了 。他再度以首名举人夺得解元,次年进京参加会试,挤进前十名 。
清史稿记载,相当有趣 。“乾隆二十六年,成进士,殿试进呈卷列第三 。高宗熟视字体如素识,以昔为尹继善缮疏,曾邀宸赏,询知人品,即拔置第一 。及引见,风度凝然 , 上益喜 。又以陕人入本朝百馀年无大魁者,时值西陲戡定,魁选適得西人,御制诗以纪其事 。”
据说,王杰殿试进呈之时 , 排名第一的人,则是江苏阳湖才子,后来成为清代著名诗人的赵翼(号瓯北) 。王杰的试卷则排在第三 。乾隆皇帝亲阅卷 , 看到王杰的试卷字迹工整秀丽,书法超群,十分喜欢 。细看之下,又觉得眼熟 , 便回想曾在什么地方见过 。这时,他突然想起,这一字迹跟两江总督尹继善过去呈递的奏折字迹毫无二致,好感大增 。乾隆于是询问左右 , 得知此卷果然是当年经常为尹继善、陈宏谋誊缮奏疏的幕僚王杰所作 。于是,再询其人品,知亦非等闲之辈 。乾隆心想 , 陕西入清百余 , 尚未有夺魁者 , 如今大清王朝开疆拓土,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等割据封建势力,天人合欢,应该将王杰圈点为头名状元 , “以昭四海升平盛业” 。乾隆似乎还不放心,即召见王杰 。果然,王杰风度俊雅凝然 , 印象极佳 。乾隆大喜,以为圈点无误,遂当面赋诗以贺:“西人魁榜西平后,可识天心偃武时 。”
也有一说,当年的会试主持者 , 便是曾任两江总督的尹继善 。当乾隆皇帝询问他的意见时,他自然顺水推舟,说了不少的好话 。结果,这年的殿试,王杰成为状元,赵翼却成了探花 。为此,赵翼还一生耿耿于怀呢?!不服气的人,还有 。据野史记载,当时山东曾有举子对乾隆圈点不服,曾当着王杰的面出难题,要求和王杰对对联 。该上联为:“孔子圣,孟子贤 , 自古文章出东鲁” 。王杰从容不迫 , 出口成章,当即答之:“文王昭,武王穆,而今道统在西秦” 。可见,王杰也确有过人之处 。
乾隆皇帝大笔一挥,圈定王杰 。显然,他之识人察人 , 也算是对路了 。他为乾隆嘉庆两朝 , 物色了一位极其出名的清官能吏 。王杰在朝身担要职四十余年 , 为官清正,敢于直言,是一名难得的廉洁之士 。清宫戏中,曾张冠李戴,说刘墉如何如何与和珅斗争 。其实 , 与和珅斗争的主要人物,就是这位刚正不阿的王杰 。他经常与和珅在朝堂之上争得面红耳赤,从不妥协 。清史稿说“王杰持正 , 恒与(和珅)忤”,“和珅势方赫,事多擅决 , 同列隐忍不言,杰遇有不可 , 辄力争 。上知之深 , 和珅虽厌之而不能去” 。
王杰传还记载一个细节,形象生动:“一日 , 和珅执其手戏曰:何柔荑乃尔!杰正色曰:杰手虽好 , 但不能要钱耳!和珅赧然 。”其意是说,一天清晨,大臣们在朝房等候陛见,王杰坐在角落里搓手自暖 。这时,和珅走过来握着他的手,开玩笑说,王大人手好白哦 。本来,这是句开玩笑的话,王杰则正色回答,王杰手虽好,但不会要钱 。和珅的脸“腾”地就红了 。王杰之性格,跃然毕现 。